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区域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两区两圈”的叠加地带,是山东海上北大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2014年11月实现撤县设区,滨州市沾化区挂牌成立,标志着沾化又一次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加快融入滨州主城区,全力打造滨海新城市的崭新历史篇章。
新旧动能转换 转型发展步伐提速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近年来,面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和压力,沾化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转型精准发力,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持续提升特色农业。积极发展以“新六产”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持续培强提升沾化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大力实施沾化冬枣品牌培育战略,推进沾化冬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滨州澍稻廪实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市级农业示范园区。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积极推进传统企业主动转型,突出企业技术改造,狠抓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重点推进瑜凯新材料、炜烨新型建材等17个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日科橡塑二期、海容电源三期、巨佳生物科技二期以及DA40NG飞机制造和云舞者II旋翼机等项目建设,将如期建成投产,尽快发挥效益。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97家企业顺利通过省、市“三评级一评价”检查验收,中海精细化原油进口指标获批落地。全面强化支持服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百名干部服务企业”活动,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研究分析市场行情和走势,指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开拓市场。
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着眼发展全域旅游,依托冬枣采摘、河海风光、人文古城、航空体验等资源,着力抓好文化古城二期、沾化冬枣生态旅游景区扩建和领航航空旅游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增省级乡村旅游点12个。重点推进徒骇河旅游度假区及20公里慢游风情带项目建设。探索发展养生康体新业态,加快国际足球运动小镇规划设计,全力加快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年底前完成入口景观、足球场地配套设施、功能用房等工程。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抓好乐村淘、供销大集、到村网等项目运营,支持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村、淘宝村,年内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0亿元以上。
加快同城对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自2014年撤县设区以来,沾化区委区政府立足充分发挥撤县设区优势、释放撤县设区红利,决策开展“加快融入滨州主城区、全力打造滨海新城市”解放思想提境界、狠抓落实促发展活动,把沾化的工作放到全市、全省的范围内来谋划、来定位,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加快推动滨沾一体发展、同城发展。
狠抓思想提升促融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年伊始,沾化区为加快推动与滨州无缝对接、融合发展,围绕“加快融入滨州主城区、全力打造滨海新城市”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扎根基层调研,认真开展解放思想提境界、狠抓落实促发展活动。活动自3月份开始,历时9个月,相继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组织各层面外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主城区对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活动,进村入户接地气、摸实情,共征求群众意见620余条,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15篇,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围绕活动主题,每季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莅临沾化发展“名家讲坛”作报告,在解疑释惑中统一思想认识、提升能力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升境界标准,在思想上全面融入滨州主城区。
做好对接服务促融入。2017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快融入滨州主城区步伐,沾化区委区政府对照市级标准,落实分解目标任务36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临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坚持“公开透明、依法操作、让利于民”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东沙、西沙村拆迁项目,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城区小学幼儿园、市民活动中心游泳馆等14项重点城市工程,提速提档档案馆、大王社区等7项在办手续项目。全力推进滨海路、城区北外环、辛滨线大修、秦滨高速、沾临高速、G228丹东线建设;服务好滨港铁路二期、黄大铁路等交通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如期推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