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信部启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5-15 10:35
分享到:

工信部启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在贵阳启动了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将在全国9个重点省市宣传贯彻国家关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同时发现新鲜经验,推广成功案例。继贵阳站首发之后,该活动将在重庆、厦门、沈阳、武汉、广州、石家庄、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依次展开。整个活动将在年内完成。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深度融合要注重高端引领,要求实效、讲实际、抓实干。
  信息化助推工业转型
  杨学山在主旨报告中提出,我国工业处于从追赶型向并肩型和领先型迈进、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大而不强、受制于人的发展瓶颈,也面临着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的刚性约束。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关键路径就是信息化。
  我国工业发展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工业规模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今年1~7月,中国生产的手机、电脑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超过了74%,在一些大宗工业品领域,比如说一些建筑材料,我国生产和使用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量的40%。
  但遗憾的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不是中国技术、也不是中国品牌,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在一些行业取得了群体性突破,但在不少领域还受制于人。
  他表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上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条关键路径就是信息化。
  深度融合注重引领与求实
  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两化融合,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我国两化融合已经从最初的基础建设与单线应用向综合集成阶段过渡。这对深度融合有了更高要求。
  杨学山说,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要在引领、求实两个词上下功夫,要努力探索并坚持走两化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不同行业和处于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要实现信息化的引领,高端要实现信息化的世界引领,低端要通过信息化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要求实效、讲实际、抓实干,并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实现相互促进。
    今年4月,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等相关部委,起草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通信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等重要任务。
  《若干意见》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量化指标引导深度融合
  从贵阳启动的“两化融合深度行”大型交流体验活动,将按照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的要求,系统了解和掌握两化深度融合的特点、发展趋势、成功案例,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确定发展目标,更有效地落实本地、本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杨学山表示,要通过这次交流体验活动实现三个目的,一是普及,让更多企业加入到两化融合的行列;二是提高,通过推广交流典型经验让先行一步的企业做得更好;三是互动,通过两化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企业间良性互动。
  工信部围绕《若干意见》的重点工作,已经提出多项可量化的参考指标,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立足我国两化融合当前发展水平,旨在引导两化深度融合应关注的若干重点和方向。
  参考指标包括,一是加强装备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相应提出了表征性指标,即主要行业骨干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二是深化综合集成应用,重点关注设计与生产集成,装备现代化和过程信息化基础上的管控集成以及集团企业的统一管控,相应提出了三个表征性指标,即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建立统一管控平台的主要行业骨干集团企业比例。三是引导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这是装备制造业向协同与创新阶段高端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应提出了两个表征性指标,即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开展产品远程在线运维服务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