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工会计划于2016年起,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去年选树的首批88名“上海工匠”涵盖了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第二批“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7年上海职工科技节上拉开帷幕。目前,报名通道已经关闭。记者从市职工技术协会获悉,共有767名职工参与“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其中430人进入复审阶段,其中女性55人,男性375人,平均年龄44岁。
180人当仁不让自荐“上海工匠”
沿袭去年线上线下申报齐头并进的方式,今年的“上海工匠”选树活动依旧向职工敞开大门,鼓励他们通过自荐渠道,在市总工会“申工社”App上自荐参选。截至报名结束,共有180人在线上信心满满地向“上海工匠”这一殊荣发起冲击,比去年增加近40人。经现场面试,共有30人进入下一轮评审。
记者了解到,若选手通过最终审定,将由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工匠”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和一次性奖金5000元,并获得纪念铜章一枚。此外,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将同时授予“上海市五一奖章”荣誉称号,并获得奖金5000元。
基层工会优中选优“有备而来”
另一方面,市职工技术协会主动跨前一步,在选树活动开始前,主动做好相关报名培训工作。和去年首次参与选树活动不同的是,今年各区(产业)工会和相关单位以及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社团“有备而来”,纷纷在上海市总工会评选标准的基础上,出台符合各自特色的工匠选拔规定,既做好了“上海工匠”的前期选拔推荐工作,又为企业和区域的后续发展储备、挖掘了大量可造之材。
据不完全统计,在初选阶段,全市约有30个区局(产业)工会和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在企业和行业内,先行开展了各自工匠选树活动。黄浦区总工会、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工会、上海市纺织工会、崇明区总工会、电信工会、船舶工会等纷纷行动,一批“黄浦工匠”、“上飞工匠”、“上铁工匠”、“上海时尚工匠”、“崇明工匠”、“最美电信人·最美工匠”、“船舶工匠”荣耀诞生。
通过“上海工匠”选树活动,一些非公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问题。上海永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专门开设“永达工匠”评比活动,鼓励职工练就一身好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
据统计,截至报名结束,共有75个区局(产业)工会和10个行业协会(学会)推荐587人参选。经审定,共有400人进入下一轮专家评审,其中区局(产业)工会348人、行业协会(学会)52人。值得关注的是,其中非公企业职工人数为128人,占总数的32%。
上海工匠管理资料库将建立
“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开展2年来,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工匠精神”更是成为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该项选树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例如金山区委对工匠选树活动格外重视,区委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金山工匠”培养选树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每年要选树10名“金山工匠”,到2025年建立一支百名“金山工匠”人才队伍,让区级人才“枝繁叶茂”。
记者从市职工技术协会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好上海工匠的管理、选树、宣传工作,上海工匠管理资料库将于近期建立。这一资料库将记录每位工匠的特长、工作经验、成就等内容,并为每位当选工匠配备专属视频。
此外,下半年关于上海工匠的各类活动络绎不绝。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合力打造的“上海开放大学工匠进修学院”第二期上海工匠研修班将于下半年开班。上海工匠俱乐部将举办工匠论坛,推动工匠们进行技能交流。(劳动报记者 徐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