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上ET工业大脑 “熄灯工厂”提高订单命中率

发表时间:2018-11-23 15:3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栋栋

  

  “创新驱动”、“自主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传统制造大省江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注入更多自研基因。五一前夕举办的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协鑫集成宣布,与阿里云ET工业大脑合作后,通过人工智能验证的订单命中率可提高3.99%

  协鑫集成是全球一线组件制造商,积极致力于推进自主创新与智能制造,综合运用信息通讯、物联网、大数据决策等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厂模式、标准规范与集成方法体系,攻克智能工厂相关的智能研发、工艺流程设计、智能仓储等关键技术。

  它的两个车间、六条生产线已经装上了阿里云ET工业大脑,其中还有一个“熄灯工厂”,希望针对组件生产的特性实现大数据平台+算法+应用的闭环生产。这个位于张家港的“熄灯工厂”是协鑫集成在光伏领域的首创:

  25℃恒温、60%恒湿,没有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也没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只有数盏闪烁的红绿信号灯、一台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重复抓取翻转移动的机械臂和来回运送货的AGV小车。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协鑫集成组件环节更多面向客户生产。经过摸索,协鑫集成采用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大大降低库存,但也对生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光伏组件制造涉及8大主材,包括电池片、玻璃、焊带、EVA等,每一种材料又有不同的供货商、不同的物料特点,产出产品档位分布不一。这些材料如何搭配才能尽可能多地生产出客户所要求的产品,也就是提高订单命中率?这原本需要不同部门的资深专家们坐在一起开会讨论,现在却只需在工业大脑的界面上鼠标轻点,几秒内就可以得到多种配料方案,还能知道每种方案产出组件的功率档位、功率平均值。

  在车间启动生产后,工业大脑实时反馈生产状态,监控订单完成情况和生产波动情况,为销售了解订单交期、工艺参数改善、计划排产等提供有效支持。每一单生产完毕,工业大脑还能对生产进行复盘分析,通过持续分析比对不同电池片生产商产品的表现,为下一单的完成积攒经验。最终实现由工业大脑推荐的订单命中率比人工命中率高3.99%,个别订单高出9.87%。 

  协鑫集成管理中心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舸表示,通过跟阿里云的深度合作一步巩固协鑫集成在光伏组件行业上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组件行业在智能制造上的探索做好示范,带动组件行业向前发展。

  基于中国国情“土生土长”的阿里云ET工业大脑就诞生在江苏。它的背后是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借助飞天的计算能力,工业大脑才能指挥工业生产线上的庞大躯体,经江苏制造企业打磨,双方共同创造出了中国智造的首个“1%威力”。

  20168月位于苏州的协鑫光伏率先引入ET工业大脑,半年后收获了良品率提升1%的成绩,开拓了中国制造借力人工智能“换道超车”的新路径,也掀起了浙江、广东等省份智能制造的新浪潮。

  一年前由江苏省与阿里云联合启动的“133”工程中,阿里云已为100家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其中不乏协鑫光伏、天合光能、协鑫集成、徐工集团、固德威等大型制造企业,从提高良品率到指导“熄灯工厂”,不断创造着智能制造的新机遇。

  此外,无锡雪浪小镇还率先引入工业大脑平台,推动无锡区域内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希望三年内服务100家区域工业企业,2021年实现无锡地区制造业全覆盖。 以江苏为代表,阿里云正在推动全中国的数字化转型。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