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孝久:高质量发展扮靓朝阳服装产业

发表时间:2018-05-22 11:3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淑梅 通讯员 宋文龙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责无旁贷。近年来,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孝久带领他的团队,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提品质、增效益,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初春的一天,中国工业报记者慕名采访了他。走进宝联勇久公司厂区,记者便立时被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和车间内繁忙有序的劳动场景深深地吸引了。采访当天,王孝久刚从外地商洽完新项目风尘仆仆地归来,与记者刚一谋面,他就谈到了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全国人大代表、知名企业家,气质儒雅、谈吐不凡。

  王孝久是位60后,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是经济学硕士。曾在北京香港珂曼国际集团公司和北京宝华联汇商贸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一职,在京城的10年打拼生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管理和营销经验。2011年初春,王孝久回到家乡龙城创业,投资3.1亿元,创建了集服装研发、生产、团体工装制作于一体的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就成了跨北京与东北的重点服装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国内外品牌服装阿迪达斯、MK、ZARA、VEARMADE、极度干燥、KAPPA、N+A、安踏、李宁等授权供货商。2016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芬杰·帕琳。公司拥有一个设计研发中心、两个生产基地、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在职员工1200余人。年生产服装260万件,产值逾亿元,安置就业及辅助就业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多年来,王孝久广纳贤才,北京、深圳等地的服装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纷纷齐聚麾下。

  王孝久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民营企业家一定要按习主席的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让更多的贫困人口早日摘掉穷帽子,过上幸福无忧的小康生活。”访谈中,记者得知:2015年,王孝久在朝阳县七道岭乡建立了首家服装加工“扶贫工厂”,年生产服装5.5万件,实现产值440万元,利税近50万元,当地45名农村妇女和剩余劳力,成了企业“蓝领”。2016年,王孝久又在龙城区水泉村建了第二家扶贫工厂,解决就业35人,年创利税3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贫困农民精准脱贫难题,并带动了部分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至今,先后在龙城区、北票市、朝阳县建成在建50家扶贫工厂,安置了大量的贫困劳力实现就业。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王孝久积极整合扶贫政策资源,采取“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子,将扶贫工厂开到了贫困人口家门口,让贫困人口可以上班不离村、进厂不离家。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孝久始终站在战略高度,谋划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目前的任务就是要发扬工匠精神,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攻破高新技术环节,像服装面料的后整理技术、高档服装的设计,都要下大力气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更高附加值,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中国自己的品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锐意创新,是企业成功之源。在公司经营和管理扶贫工厂的过程中,王孝久坚持加快创新驱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以高质量运营加快变革创新步伐,全面推进业务、管理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全方位提质增效;以高质量服务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运用现代化服务手段,满足客户智能化多样化需求,实现了企业与客户共赢。

  谈及公司今后的发展路子时,王孝久从不讳言公司存在的弊病。“公司虽然有了点小名气,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缺乏长远的品牌战略,创新机制不足,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不利;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滞后、缺乏高端的管理经营和技术人才、营销网络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成了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王孝久表示,服装制造业市场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需要关注消费市场的千变万化,随时更新产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坚持对新的消费趋势做好研判,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确保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将高举高质量发展大旗,坚持深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创新管理理念,调整生产结构,做好品牌服装,把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王孝久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