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瑞
3月5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举行月度形势分析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存介绍了2018年1月进口车市场的整体情况。根据统计,1月,汽车整体进口量达到9.5万辆,同比增长4.5%,延续去年的增长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不过,“汽车进口量增速明显放缓”,王存分析指出,进口车市场回补库存的趋势在去年四季度已经结束,且去年四季度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到今年1月是延续了正常的库存回补结束,市场恢复了正常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口车市场,平行进口车的增速非常明显。1月平行进口汽车共1.68万辆,同比增长25.4%,占进口总量的17.6%,相比2017年的14.2%大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
从终端销量来看也体现出相同的状态,1月进口车销售8.1万辆,同比增长1.8%,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终端销售增长乏力,终端需求趋势性放缓。不过,王存指出,平行进口车的销量很难统计,所以并不在此终端销量的统计范围内。
从库存来看,1月行业库存深度为3.06个月,相比去年同期的3.24个月,下降了0.18个月。行业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从车型结构来看,1月乘用车进口9.4万辆,同比增长4.3%。当月进口轿车、SUV和MPV分别为3.9万辆、4.9万辆和0.5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9.5%、-5.1%、1.6%,份额分别为42.0%、52.8%和5.2%。王存指出,SUV进口量的快速下滑主要是受到车型国产化影响。
在正常进口车市场,1月,轿车销售4.1万辆,同比增速达到28.5%,开局势头迅猛;SUV销售3.7万辆,同比下滑17.4%,延续去年的下滑态势。不过,在平行进口车市场,SUV的销量占比仍超过八成。
从品牌结构来看,进口量排名前十品牌分别为奔驰、雷克萨斯、宝马、丰田、林肯、奥迪、保时捷、路虎、迷你和大众,这些品牌对比2017年全年均作出调整态势,其中雷克萨斯、林肯在2017年全年销售端超强表现下,回补库存状态明显,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63.6%和61.5%。
从终端销量来看,第一集团品牌竞争加剧,1月,奔驰上升到销量榜第一,雷克萨斯紧随其后将宝马挤至第三位。排名前十的品牌当中,有四个品牌出现下滑,分别是宝马、保时捷、大众和斯巴鲁。雷克萨斯依旧延续去年的强劲表现,奥迪品牌也表现亮眼,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4.8%和86.1%。
在平行进口市场,进口量前六位的品牌分别为丰田、日产、路虎、奔驰、宝马和福特,占比超过九成。丰田还是份额最大的品牌,但其份额继续下滑,1月为39%;日产、路虎、奔驰、宝马、福特位居其后,前六大品牌累计份额为92.5%,集中化趋势明显。王存特别指出,福特皮卡M10已经排到平行进口量的第十位,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1月平行进口排名第一的车型由原来的普拉多换到途乐,车型和品牌都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
从排量结构来看,正常进口市场,1月3.0L以下排量份额为88.0%,比2017年全年的90.5%下降2.5%,其中2.0L以下的平行进口车份额抬升明显,相比2017年全年份额增加了3.3个百分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