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出席10月份全国汽车信息发布会。结合对当前与未来消费市场的分析,她指出,消费要在短期内增长,其他任何消费品都无法替代汽车消费的重要地位。
当前消费市场仍处于较快区间
去年11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回落,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相比,消费第一拉动力地位不稳,但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中,汽车、家电占比较高。2013年消费的形态分布与2012年趋势基本一致,延续了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速快于餐饮业的态势。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的消费走势可喜,通讯类和金银珠宝消费下行,汽车家电音响器材消费低迷,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稳步增长。服务消费增长速度仍然偏低,与高速增长的商品消费相比较,服务消费增速仍然差强人意。
未来消费市场将中速增长
赵萍指出,未来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消费将实现中速、无水分增长。政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明显减弱,宏观经济增长对消费的拉动力减弱。两个动力不足,全年国消费增长将主要依靠内生增长动力,经济增长稳中求进,必然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保持中等水平。与此同时,消费增长将挤出公款消费泡沫,政策引导的超前消费也受到挤压。全年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回落。消费更接近无水分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在13%左右。
二是,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食品饮料消费增长最为平稳,服装类消费增长变化不大。由于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收及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价格趋稳,并消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食品饮料消费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将会加大。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预计2013年食品饮料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成为消费增长稳定的支撑力量。尽管随着国内高端消费增速回落,服装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网络购物的高速增长,作为网上购物的主要品类,服装消费较高的增长速度将会得以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将受到更多关注,那些紧随国际时尚潮流,具有中国特色且时尚的服装款式将更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高端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以《八项规定》对奢侈品消费产生巨大影响。奢侈消费逐渐进入“后奢侈”消费时代,隐性奢华消费成主流。消费者追求实惠消费, “专家型”消费者一方面更加注重品质、技术、时尚、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会在同类、同品质、同级别产品中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品。预计2013年,奢侈品消费将会延续2012年以来的减速增长趋势,尤其是男性奢侈品产品消费增速将会更为缓慢。
四是,餐饮消费增速大幅回落。调查显示,我国餐饮业中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超过20%的企业表示餐饮消费中浪费量达20%。其中,约80%的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约20%的浪费是由于团拜会和婚宴,家庭大众消费则很少浪费。此外,餐饮行业卫生问题、“地沟油”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会明显好转,也将影响消费者外出就餐意愿。
五是,拉动力较强的消费亮点并不多。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消费增速回升势头不稳,难言消费亮点。家具建材是最大亮点,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20%以上,且这三类商品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左右,对总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不会太明显。汽车、家电消费低迷,增速仍然很低。严重拖累总消费的增长速度。
六是,服务消费潜力短期难以释放。服务消费增长慢是拖累总消费增长的最主要结构因素。服务消费增长速度过低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足的瓶颈制约。其中,如家政、养老、休闲、文化、健身等居民生活服务业,由于行业发育不足,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银行、通讯、保险等服务业,则由于垄断程度较高,市场进入门槛较高等问题,导致服务产品价格过高,抑制了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
七是,投资增长冲动远远大于消费。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继续第五年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稳健的货币政策趋紧,但M2已经突破了100亿元。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大干四季度”的口号。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与去年同期55%的水平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如何拉动居民消费,弥补公款消费下降的不足,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有效购买力是重点之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