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在合肥举行,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王琦英做主题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发展新能源客车,对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空气污染、推动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2015年客车市场充满期待,客车分会将围绕完善新能源客车标准、推动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及加强市场监管,来推动新能源客车发展。以下文章根据王琦英报告内容整理而成。
近年来,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国务院2012年8月6日和2013年9月12日分别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十条》)均对节能减排有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发展新能源客车,对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空气污染、推动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经过近十年的沉淀和积累,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已小有成就,在国家政策和客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之下,2015年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以下简称客车分会)以服务“绿色交通”建设为目标,着力推广新能源客车相关技术,以产业政策为指导,以贯彻标准要求为重点,以推广关键技术为办法,努力推进新能源客车在客车行业的实际应用,加快实现新能源客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丰富和完善新能源客车标准 夯实发展基础
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截至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纯电动城市客车在传导充电系统、电机及其控制器、安全要求、高压系统、车载储能装置等技术方面及相关的标准也逐步完善且成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针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技术条件的标准,液化天然气客车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处于真空地段。经查询仅贵州省制订了《液化汽车改装技术要求》、《液化天然气客车地方标准》并于2012年发布,国家标准中仅有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两部分。
为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促进新能源客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急需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为我国新能源客车的研发、生产和管理提供引导和依据。客车分会于2013年开始组织研究并向交通运输部申请了三项重要的新能源客车标准的立项,分别为JT/T《纯电动城市客车通用技术条件》、JT/T《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技术要求》、JT/T《液化天然气客车技术要求》,2013年下半年立项得到批准,并列入当年交通运输部标准制修订计划。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双源快充电动公交客车整体性能,客车分会还拟组织行业制定《双源快充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标准,同时将根据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要求,对新能源客车的重要零部件组织制定相关的产品标准。
研究产业政策 推动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植政策是加快发展新能源客车的强力支撑,客车行业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加速推进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客车分会将紧密跟踪、认真分析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面临的问题以及新能源客车技术现状,从四方面引导新能源客车技术发展。
一是加大新能源公交客车技术推广。在公共汽车等级评定工作中,以新能源公交的顶级评定为工作重点,严格把关,尤其在新能源公交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严循标准、法规要求,鼓励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多采取新设计方法、新控制理论,在减轻车身自重、提高动力电车效率、保证电气系统安全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争取在政策扶植期内使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整车设计匹配、动力系统、生产制造、成本控制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使新能源公交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探索新能源公路客车行业技术管理创新。目前新能源公路客车技术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急需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因此在行业技术管理上也应探索和创新,通过科学的管理,引导新能源公路客车的技术发展。比如以相应技术标准为基础尝试开展新能源公路客车的等级评定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引导新能源公路客车技术发展,解决新能源公路客车的等级问题,让新能源公路客车能够尽早投入营运市场,并尽快在公路客运市场中具备竞争力。
三是丰富新能源客车的技术路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均不同,因此应该探索一些新的技术路线来适应各地实际要求。比如,双源快充电动公交车,具有良好的脱线行驶机动性能,在比较繁忙的交叉路口可以不要线网,解决了无轨电车机动性差的缺陷,比较合适目前城市公交运行的需求;此外一些企业还进行了燃料电池及储能式超级电容客车的技术论证及样车试制,这些都是丰富现有产品技术路线的切实举措,为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积极推动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实际应用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关配套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在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工作效率上距离国际一流水平还具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还应围绕着以动力控制系统为核心,以关键零部件产品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现阶段,新能源客车的技术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持,但是其最终将面临市场的考验。因此新能源客车的技术发展还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切实保证新能源客车产品的便利性、可靠性、经济性为目的,促使客车行业加大研究,使之在产品技术上更加可靠,在产品质量上更加过关,在产品服务上更加完善。
加强市场监控 促进新能源客车健康发展
据统计,2014年新能源客车共计销量为1.86万辆,同比增长80.59%,其中公交客车占88.06%,10米以上的大型客车占88.04%。从企业的表现来看,宇通、苏州金龙、上海申沃、中通、福田客车列前5位,其中,宇通7408辆,行业集中度39.75%;苏州金龙2117辆,集中度11.36%;上海申沃1746辆,集中度为9.37%;中通1450辆,集中度7.78%;福田1420辆,集中度7.62%。
从现状来看,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呈现出增幅快、公交客车为主、大型客车居多、行业格局颠覆了传统四大特点。不过,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补贴就没有销量;新能源客车进入不了如火如荼的公路客运市场;在国家十城千辆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仅有对购车环节的购车补贴和免购置税优惠,但新能源客车的运营情况却不在考核范围内。
2015年推动新能源客车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策,二是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关于新能源客车发展的国家政策共有7个,还有若干地方性政策,从政策层面看来,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全国各省市基本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2013年、2014年新能源汽车并未出现井喷,因此2015年就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新能源客车总销量将超过3万辆。
在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做了题为《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的报告。提出把改革全线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其中,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四个交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从技术发展看,目前新能源客车续驶里程已经能够满足200~300公里的公路客运需求,但新能源客车在公路客运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绿色交通”将会为新能源客车进入公路客运市场扫清政策障碍,政策瓶颈打通之后,预计2015年新能源公路客车会有5000辆左右的新车需求。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