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资车企产能不足 自主车企逆势谋生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18
分享到:
    7月26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2汽车市场形势分析会上,一汽-大众、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的代表,以及上海汽车、北汽股份、力帆、华晨、长安等自主车企的代表,就当前我国车市的形势进行了讨论。
  合资车企:产能不足,乐观谨慎看市场
  从几位合资车企代表的发言中,记者发现,在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至7%的背景下,仍有不少合资车企受困于自身产能不足。一汽-大众执行副总经理石涛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仍有部分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但是通过一定调整在二季度销量实现持续上升;在同样面临价格压力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对于完成年初既定的产销目标充满信心。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吴周涛也在其发言中强调道:“困扰北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不足,但是随着下半年北现第三工厂的建成和朗动、新款SUV两款新产品的推出,销售表现会更好。”
  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上半年,一汽-大众累计销售乘用车61.81万辆,同比增长29.83%;北京现代累计销售乘用车37.28万辆,同比增长2.57%。
  对于整体形势的认识,合资车企代表均持乐观而谨慎的态度。石涛预计,下半年乘用车市场应该能达到8%~9%的增长速度,因为整个市场的刚性需求还是很大,而政策层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吴周涛也表示,下半年乘用车市场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增多,会有一个良性的增长。
  自主车企:形势不妙,谨慎乐观求发展
  在7月初,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预言,“下半年自主品牌继续恶化几乎已成定局”,而且两三年内都只能如此。他甚至断言,可能会有一半自主品牌不能存活。根据中汽协会的数据,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315.11万辆,同比下滑0.2%,且呈逐月下降趋势,占有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当前销量、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呈“三降”态势的自主品牌车企对汽车市场又有着怎样的体会和准备呢?从车企代表的发言中记者发现,自主品牌车企均已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但是他们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前景并不沮丧,而是持一种谨慎而乐观的态度。
  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周勇江表示,上半年自主品牌呈现出销量、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三降”的态势,既是外部竞争压力加剧所致,也受自身的发展问题所影响。华晨汽车销售公司品牌规划部部长穆天宇认为,从表面上看是消费者不接受自主品牌,但深层次来讲自主品牌与外国品牌在技术、营销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作为自主品牌领域的后来者,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刘宇也坦言,“做自主品牌以来,感觉到困难很多,而且比想象中还多”。长安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杰表示,自主品牌将面临严峻的增长压力,兼并重组将成车企发展的趋势。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廖雄辉则指出,未来自主品牌不可能再寄希望于水涨船高式的增长方式。
  与此同时,各位自主品牌车企代表也看到了自主品牌发展的积极面。穆天宇认为,从国内市场看,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自主品牌在三四线城市仍大有可为;从国际市场看,还有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等待开发。刘宇则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并承诺北汽人将参照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一古训来造车。杨杰表示,自主品牌谱系将越来越完善,长安汽车也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廖雄辉还坚信,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一定会走上国内家电业的发展之路。
  从长远来看,周勇江认为,自主品牌应该沉下心来,针对体系能力薄弱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两大制约自主品牌发展的症结,寻找系统的、全面的、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