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市转机论骤现 “银九金十”是否可期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19
分享到:
  “在经历了中国车市大半年的寒潮霜冻之后,车企、经销商和业内各界都热切期盼着最后三个月能够有所转机。最新公布的数据向好,再度燃起了业界对于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的期待,更有人认为今年将是“银九金十”。这种“银九金十”的乐观情绪到底有没有强力的市场支撑?未来几个月的车市能否如愿恢复增长?
车市转机论骤现  “银九金十”是否可期  在经历了中国车市大半年的寒潮霜冻之后,车企、经销商和业内各界都热切期盼着最后三个月能够有所转机。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的乘用车销量情况好于预期,加上10月起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开始实施,业内再度燃起了对于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的期待,更有人认为今年将是“银九金十”。
  那么,这种“银九金十”的乐观情绪到底有没有强力的市场支撑?未来几个月的车市将如愿继续恢复增长,抑或在短暂的曙光之后继续滑向泥沼?
  “银九金十”支撑何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9月,汽车产销量比上月较快增长,产量同比降幅趋缓,销量呈小幅增长。具体来看,汽车生产189.43万辆,环比增长20.63%,同比下降5.64%,降幅比8月减缓2.80个百分点;销售202.48万辆,自今年1月、3月后年内销量再次超过200万辆,环比增长21.60%,同比增长2.08%,结束下降趋势。
  虽然前三季度整体销量还仅仅是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向好之势也初现苗头。具体到乘用车市场,9月生产162.07万辆,环比增长20.75%,同比下降6.03%;销售175.12万辆,环比增长23.41%,同比增长3.26%,可以说好于车市的整体表现。
  正是9月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难能可贵地由降转升,尽管传统旺季的提振不如从前,但至少如期而至,让业内多少有些安慰,加上10月初为了稳增长而出台的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又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车市消费,并且在短期内就带来了市场终端的积极反馈,因而对于10月的销量更大幅度的正增长期望越来越高,出现了“银九金十”的乐观估测。
  要分析这种预估的可能性,必须结合当下车市的整体形势。今年以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长乏力,尤其是自4月开始出现的连续数月的产销同比双降的恶劣形势,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严重的信心打击,也加深了消费者的观望和犹疑情绪。车企对于这样严酷的寒流也感到意外,上半年上海大众官方宣布对部分车型实施降价,开启了从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几乎覆盖所有车企的一轮接一轮的官方降价潮。
  官降大战拉低了车市的终端售价,销量提振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而混乱的价格体系到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乘用车产销1460.63万辆和1454.78万辆,同比增长1.49%和2.75%,与往年的两位数涨幅相比,增速放缓明显。在这样低迷的氛围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可谓在中国汽车市场下了一场及时雨,也为各大车企注入了一定的信心和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将略好于去年同期的9月销量表现定义为乘用车市场的“银九”,好于今年9月和去年10月的销量(170.89万辆)表现定义为“金十”,那么这样的乐观估测是极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宏观经济不乐观 市场格局分化
  那么,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未来几个月之内的市场形势又是否会延续这种缓慢恢复的向好势头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通缩压力没有明显缓解,消费需求依然疲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9%,低于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同比增长7.0%,但好于预期;而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速回落至1.6%,当月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则结束了此前3个月的跌幅持续加深,5.9%的跌幅与8月份持平,CPI与PPI一降一平之间,可以看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总需求依然偏弱。尤其是PPI同比已连续43个月负增长,表明工业生产领域持续面临着一定的通缩压力,这其中既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总体而言,三季度经济形势继续恶化,GDP增速创金融危机后的新低,工业生产、投资和出口均较为低迷,消费虽有亮点,但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
  虽然在过去我国GDP与车市销量都飞速增长的那些年,车市的整体运行趋势就已经不能用宏观经济增速进行简单的量化判断,但在如今这样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其是通缩明显的萧条时期,两者的正相关关系还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从市场的整体消费需求来看,车市未来几个月即使会继续保持增长,幅度也十分有限。
  其次,目前的乘用车市场消费结构仍然没有大的变化,而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对不同细分市场、合资与自主品牌之间造成的分化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9月我国轿车销售95.16万辆,环比增长24.86%,同比下降10.80%;SUV销售56.65万辆,环比增长25.01%,同比增长58.79%;MPV销售16.13万辆,环比增长21.56%,同比下降4.09%;交叉型乘用车销售7.18万辆,环比增长1.05%,同比下降31.15%。可以看出,与上月相比,除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略低,其他三大类品种增速均超过20%;而与上年同期相比,SUV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他品种呈不同程度下降。
  SUV仍旧是稳住车市的中流砥柱,MPV从旁助力,而轿车市场仍旧形势严峻。回到这次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本身,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其刺激效果不会如2009年一般辉煌,但市场销量的积极反馈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是整体而言,对于不同细分市场和品牌还要具体分析。
  由于政策的惟一限定条件就是排量在1.6升及以下,可以说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的所有售价区间和品牌,带来的结果是,豪华品牌与非豪华品牌车型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价格重叠区扩大了,官降潮之后的又一次短兵相接由此开始。而这种价格差缩减造成的竞争加剧在传统轿车市场要比SUV市场来得更明显,因为合资品牌售价本身高于自主品牌,其购置税的优惠幅度也相应更大,在小排量车型集中的A级车、A+级车乃至部分B级车市场,消费者可在购置税减半的前提下选择范围非常之大,而SUV市场自主品牌的热销主力处于优惠政策覆盖之下的品种则明显多于合资品牌,这也是为什么近期上市的几款自主品牌轿车都打出了更低的官方指导价,以性价比作为最大卖点。
  从政府出台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消费以稳增长的初衷来说,只要整体有销量提振就是成功,并没有偏心自主品牌的打算。这意味着,合资品牌将从此次政策优惠中获益更多,而自主品牌要在轿车市场收复失地的难度相应增大,长远来看,短期的应激需求释放之后,车市整体销量的继续增长会再次乏力,而市场竞争格局也会产生较大变化。
  新品推出加速 长远增长需努力
  老子说“福祸相倚”,若将以上两方面大致算为利空因素,那么好的方面或许就是从低迷的市场本身引发出来的,即各大车企为了刺激销量增长,加快了新车型的推出速度,比如10月21日一天,国内就有一汽-大众2016款CC、雷克萨斯新款LX570、奇瑞新款瑞虎5、东风风神新A60和福特新探险者五款合资或自主的新车型同时上市。
  与此同时,市场的长期低迷、两极分化和竞争加剧,也让许多车企在面临困境之时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积极地进行商务政策和市场策略的调整,譬如前不久东风悦达起亚新K5的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就在现场发表了一番严肃的鞭策与激励之词,引发业界的热议,而一个月之前,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也表示江淮正在进行从研发体系到市场战略的全方位转变。
  另一块值得关注的可以为销量提供小小助力的地方,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83万辆和2.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3%和48%,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14.42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
  李克强总理在9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推出新一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举措,其中除了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还重点提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车辆更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求,加大对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考核力度,创新分时租赁、车辆共享等运营模式,以及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新能源汽车的总量虽然不大,但是如果能够放开各种限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那么其长远发展对车市销量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再一个可能的利好,就是股市接下来的企稳回升。今年A股市场对车市资金的分流作用到底有多大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研究,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已是业内普遍的看法。花旗集团近期发表研报称,在截至2016年底的未来5个季度中,包括中国A股在内亚洲新兴市场有望上涨30%,而多家分析机构最近也表示,股市已经逐渐企稳,未来将在调整中恢复增长。考虑到今年以来大部分股民已经饱受跌宕起伏的行情惊扰,如果资本市场的资金解套甚至获利,那么选择再入市的普通民众或许将会大为减少,车市由此获益也不无可能。
  综合以上分析,“银九金十”的实现没有太大的难度,而未来几个月的车市能否恢复更高速度的发展,虽然受多方因素影响,但更多的要看车企自身的表现。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稿费事宜)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