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车展闭幕 观众超78万人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18-04-27 18:19
分享到:

北京车展闭幕观众超78万人

                     
                       图为在车展最后一天的5月2日,观众仍未减少。
             

北京车展闭幕 观众超78万人


            图为北京车展在5月1日迎来观众人流最高峰,本报展台的报纸被抢发一空
  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2010年5月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成功落下帷幕。作为零部件展示区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则已于4月27日先期结束。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届北京车展规模空前,创出历届车展之最:仅展会面积就达到创纪录的20万平方米;实际到展参展车辆达990辆,其中包括89辆全球首发车(包括跨国公司14辆全球首发车)、65辆概念车(包括跨国公司37辆概念车),新能源车95辆(包括国内新能源车60辆)。在20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内,整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汇集一堂,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汽车业盛会。
  本届车展共接待78.56万人次海内外观众,再次创下国内车展观众人数的新纪录。5月1日是观众参观的高峰日,当日参观人次达到14.59万,创国内汽车展览会单日观众人次的新纪录。在媒体接待方面,本届展会共有1564家国内外媒体的12500名记者到场参观采访,其中有来自48个国家200多家海外媒体机构的1100余名记者。
  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下,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本届车展,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高精尖技术和产品。各大汽车品牌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创新车型全面登场展示,展现了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积极成果。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把本届北京车展定位为全球最重要的A级车展,国内厂商也全面展示了自主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果。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重要高层亲临现场,在各自展台参与了新车发布、品牌宣传等活动。在展览特点方面,新能源汽车展示及我国自主品牌车成为本届车展的最大亮点。中国国际展览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张恒杰表示,本届北京车展的成功举办,向世人表明了全球汽车制造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证明汽车制造业中心正转向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国时代正在到来。
  车展主办方表示,本届北京车展还得到了中央、国家各有关部委及北京市领导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海关总署的领导,北京市领导先后到场参观。张德江在参观时指出:中国汽车不仅要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和品牌建设。他要求国内企业要减少重复开发,企业间要加强联合,在研发上要共同合作,同时还要注重传统能源车在节能、减排上有所创新。
  本届北京车展将整车与汽车零部件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分别展示,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展览面积,满足了参展商的参展需求,更为专业参观者参观零部件展区提供了舒适、安静的商务环境,这一举措得到了汽车业界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张恒杰表示,本届车展规模空前,为展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办单位在北京市和顺义区政府的支持下,做了多方位的准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展商、媒体记者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赞誉。特别是在交通组织工作方面,得到了北京市交通委、公交集团、市区两级政府及市交管局的支持。
  据悉,主办单位会同顺义区交通局和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制定了完备的交通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北京车展外围保障运行中心;制作了大量的指路标志;共开设了7条不同方向的班车线路,启用了新国展周边18个大型停车场。整个车展期间,共发出约1.5万辆次运营车辆,运送展商和观众103万人次。这些举措有效地保证了公众的便利和道路通畅。与上届北京汽车展相比,本届车展交通状况改善非常明显,受到了展商、媒体记者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为保证本届车展安全顺利地进行,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治安总队、特警、市消防局、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和市交管局均派出大批人员参与安全保卫工作,每天动用警力总人数达到1013人,现场维护秩序民警453人,武警40人,消防55人,交通民警560人,保安2000人;成立了由北京市治安管理总队为现场总指挥的安全指挥部,协调各警种,统一调度,统一安排,保证了展会的顺利进行。
  在总结上届车展经验基础上,本届车展在展馆院内增加了餐饮点,搭建了多处总计1.4万平方米的餐饮大棚,引进了数家著名的快餐企业进驻场内。这些新增设施和展馆原有的餐饮点,保证了展商和观众的用餐。主办单位还在馆内设置了40余个免费饮水点,在展馆现场设立了160多个移动厕所,给观众和展商提供了便利。
  记者了解到,下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第十二届)将于2012年4月举行。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