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11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的2013中国汽车金融与保险服务发展论坛在“中国汽车第一镇”——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圈和金融圈的专业人士云集于此,共同探讨在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汽车厂商应如何利用汽车金融挖掘新的利益增长点的问题。
汽车金融在全球已拥有超过9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朝阳行业。权威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国内的汽车消费贷款渗透率不足20%,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被巴西、印度、俄罗斯三位金砖兄弟远远抛在身后。
汽车金融的低渗透率与我国新车产销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形成强烈反差。也正因如此,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可挖掘潜力巨大。
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相比利润渐微的新车销售环节,未来以汽车金融产品为组成部分的延伸产业链造就的利润点更多。庞大的市场容量、有待充分挖掘的空间、利润新增点这三个因素将会驱使各方利益主体使出浑身解数抢食该市场。
中国汽车信贷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所谓汽车金融,主要指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融通的方式、路径或者说是一个资金融通的基本框架,即资金在汽车领域是如何流动的。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主要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金融租赁,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它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
而谈到国内的汽车金融市场现状,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李佳直言:“中国的汽车金融发展水平还是太低了,没有真正渗透到汽车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的大循环当中。”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统计显示,2007~2012年,随着经济发展、汽车销量提升和消费者观念转变,我国汽车贷款渗透率处于不断增长阶段,从2007年的9.9%增长到2012年的11.5%,但增速仍较缓慢。潍柴集团高级专家任起龙表示,汽车信贷业在我国尚处于初创阶段。
根据李佳提供的数据,从各国汽车贷款比例来看,美国、印度和巴西均超过80%,日本和西欧也超过60%,俄罗斯超过40%,而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不足20%,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甚至被巴西、印度、俄罗斯远远抛在身后。
李佳告诉记者,在美国极少有人付全款购买汽车,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信用卡还贷或融资租赁的方式。
而我国消费者之所以对汽车金融尚不太“感冒”,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车价不断下探影响外,贷款门槛较高、贷款购车手续繁琐等原因也导致消费者贷款购车不踊跃。另外,我国消费者对于购买汽车时可选用的多种融资方式缺乏了解。
目前,我国主流的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包括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及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专家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种产品均有各自的不足:商业银行专业性不足,而汽车金融公司资金及网点受限。
目前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仍是汽车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据统计,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金融产品余额达到3000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1367亿元,占据41%的市场份额。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起步较晚
就汽车金融来说,汽车金融公司绝对是不可忽视的潜力股。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在美国,从事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除商业银行外,还包括信贷联盟、信托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等,其中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所占主体市场的比率最高。
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在于有技术、懂市场、更专业,在售前、售中、售后阶段都有机会和购车者保持密切联络,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控风险,且盈利环节更多,如维修、售后、二手车业务等。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曾表示,汽车金融的发展是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银行搞汽车金融贷款并不具备优势,最终将让位于汽车金融公司。
而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历程仍然较短。
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第一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GMAC-SAIC)成立于2004年,由通用汽车金融、上海通用、上汽财务三方合资组建。其中,通用汽车金融是自1919年成立以来全球最大、最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专业为通用汽车及其它汽车品牌客户及汽车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
截至2012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逾百万汽车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截止到2013年3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合作的汽车4S店占整个市场的40%左右。
2008年1月,我国首个《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实施。
目前,我国已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品牌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如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福特汽车金融公司、宝马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少量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如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等。
任起龙表示,目前我国已开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业务量都不大,而且业务主要在北京、上海开展,只有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范围较广泛。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正面临着信贷风险、融资渠道狭窄、投资手段单一、专业人才缺乏、消费者数据库不完善、结算网点少这六大发展瓶颈。
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未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具体发展路径尚未可知,但是各位专家均十分看好这块市场的巨大潜力。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服务主管谢雨预测:“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规模或达6500亿元。”
创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云薇则大胆预言,未来1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融资租赁将达3000亿元规模。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孔祥泉认为:“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金融业务必将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