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奥迪电动车将扎根中国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2
分享到:
  10月30日,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同建立的“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正式启动。作为该项目的研究课题,一辆名为“都市晨光”的奥迪A6L纯电动原型概念车在启动仪式现场与代表奥迪品牌最新技术的A1e-tron电动车同台发布。
  中国工业报“都市晨光”原型概念车仅靠电力驱动,最大续驶里程130公里,最高车速可达到138公里/小时,电量用尽后,可以方便地在家用外接充电器上进行充电。在三方合作研发中,三方各负责什么工作?
  安铁成:根据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协议,一汽-大众和奥迪公司为同济大学提供了不带内燃机和传动系统的量产A6L轿车,同济大学则负责该车的电驱动动力总成系统———包括配件和集成等工作,奥迪和一汽大众专注于该车的系统集成以及对原车的改造等方面———包括底盘控制、车身电子和MMI等工作。
  我们三方有很清晰的分工和定位,最后合成的结晶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这辆车。现在我们还没有涉及到这辆车未来的专利是谁的,因为它还是一个科研成果,而且这辆车还将为我们国家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个合作项目会产生很多科研报告等。
  中国工业报:这个实验室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安铁成:一汽-大众、奥迪和同济大学成立这样的联合实验室,确切地说它是致力于我们电动车的研究方向。现在我们还是处于产学研结合的阶段,它既发挥了我们同济大学的优势,同时也集成了一汽-大众生产制造奥迪本土车的优势,也集成了奥迪对整车系统匹配的优势,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科研的阶段。
  我们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远近结合、长远结合”。
  近期在传统的动力总成上采用奥迪高效模块技术,实现在现有基础上降低能耗和降低排放。中期我们会采用前面说的微混技术、混合动力的技术,从长远看我们也会逐渐地把成熟的电动车产品和技术,在市场环境成熟的时候推出。
  未来几年,奥迪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将引进中国市场,以实现在国内高档汽车市场中的持续领先。
  中国工业报:在自主研发方面,一汽大众做了哪些工作?
  安铁成:我们的技术研发中心过去叫PE,我们现在叫TE。实际上从字母上看好像是没什么区别,一个产品工程,一个技术开发。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位转变。我们过去的PE更多地是本土化的验证,整车的认可实验和整车的验证。我们变成TE以后会更多地注重前期的,从概念开发、虚拟造型到总成零部件的开发,然后到整车的试验,到整车的研制。
  我们在支撑百万辆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研发体系能力的提升,然后就是我们采购价值链体系的建设、营销能力的提升、生产管理体系的提升,因为我们将来不仅仅是长春一个基地,还有成都基地,可能未来还有其它的生产基地来不断地扩充我们的产能。同时,我们生产的产品也由过去的两大品牌、五个产品发展到现在的九个产品,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适应市场的这种快速变化也要求我们在生产管理上能够实现柔性化的管理。
  此次“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的启动,令一汽-大众奥迪再次实现了引领者的责任与企业贡献,再一次印证了一汽-大众奥迪在奥迪全球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的成功。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都市晨光”在研发方面以及合作团队建设方面超出了预期。今后我们还将采取更多不同形式的研发合作,不断努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产品。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