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论坛”在深圳举行。同月18日,“2010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教育论坛暨中国汽车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论坛”在上海召开。在这两个会议上,来自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高校的多位专家就走向汽车强国的人才战略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的共识是:人才是汽车科技进步的载体,在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前进的黄金时期,更需要大批优秀的汽车人才支撑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人才发展之路。以下是部分专家的观点摘编。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徐颂陶: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与世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技术和人才方面,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当前我们正处在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必须坚持人才强体、人才强业的根本方针,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结构齐全、素质优秀的汽车人才队伍。而建设一支优秀的汽车人才队伍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建设师资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前景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干的高技能研发人才队伍;打造以维修、金融保险为重点的售后服务人才队伍。
一汽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具体到汽车研发领域,既需要具有丰富研发实践和系统工程素质的工程师精英(体系型人才),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潜力的工程师精英(创新型人才)。其中,体系型人才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素质:一是要具备适应激烈竞争的技术能力和体系中满足各过程需要的技术能力;二是具备产品二次开发的技术能力和与供应商同步工程开发的技术能力;三是要具备学习隐性知识的素质和随同体系共同改善的能力;四是要具备企业文化素质。对于创新型人才,包括技术平台创新人才和技术领域创新人才两类。在汽车实现产品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从科研选题的提出(E)、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R),到解决产品开发技术缺失问题(A),的各个环节,需要不同的创新型人才。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汽车人才对实践性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重,必须要一点一滴做起,必须要亲自干,必须要积累经验,必须要从小事做起,必须要严谨,必须要规范,必须讲究流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我国一些汽车企业的规模已经开始与跨国大公司接近,但是我国企业的薪酬制度和用人制度与国外公司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汽车行业与国内其它重点行业企业的高层领导的薪酬制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因此,需要重视研究大型国企的高层人才战略,否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掌握国际先进汽车核心技术的高级研发人才,也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懂得国际贸易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管理人才;还需要精通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通俗地讲,就是要有司令,也要培养一批班长、排长、连长、……、师长。因此,汽车人才队伍建设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