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之路是中国车企未来之路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4
分享到:
品质之路是中国车企未来之路    4月8日,北京现代第200万辆轿车驶下第二工厂总装生产线。这意味着,北京现代成为继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奇瑞汽车之后第六个跨入“200万辆乘用车俱乐部”的企业。如果说上海大众是第一个达到200万辆级别的轿车企业;奇瑞汽车是第一家达到2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广州本田是运行效益最好的200万辆企业的话,那么北京现代无疑是达到200万辆用时最短的轿车企业。从2002年12月底算起,北京现代只用了8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跨越。
  “现代速度”也是“中国速度”
  在7年多的时间里,北京现代推出了8款车型。从最初的索纳塔快速切入市场,到“国民车”之一的伊兰特,再到年销量41万辆的伊兰特悦动;从2003年的产销规模5万辆,到2005年的23万辆,再到2009年的57万辆,北京现代用超常规发展诠释了“现代速度”。
  “中国有很多乘用车企业,北京现代在同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取得了200万辆的成绩,这说明企业本身是阶段性成功的。但是,应该看到北京现代从投产到200万辆下线,也正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副本部长熊伟认为,“现代速度”是依托“中国速度”产生的。现代人的这份客观和冷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万辆之后走品质之路
  2009年,北京现代取得了57万辆的销售业绩,增长率达94%,跻身国内乘用车第一阵营。面对高速成长的势头,北京现代却开始冷静下来,并在2010年提出了67万辆的目标,增长率仅为18%。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对媒体表示:“北京现代今年不追求位次,不追求销量,即使原地踏步,也要修炼内功,坚守品质之路。”他还强调说:“提升品牌形象以及提高品牌溢价是每个厂家的目标,但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北京现代目前最重要的是以品质经营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出品质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体系,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北京现代的优良品质,从而加深对北京现代的品牌认识,最终实现北京现代品牌一步一步提升的目标。”
  作为品牌提升的依托,在北京现代200万辆下线仪式的同时,北京现代还发布了ix35车型。北京现代将ix35定位为中高端的SUV车型,定价为16.98万~24.28万元,分2.0L、2.4L两种排量和2WD、4WD两种驱动模式,共6款车型。记者认为,24.28万元的最高售价似乎在挑战市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接受底线。“ix35是北京现代的战略车型,担负着进军高端汽车市场和品牌提升的重要使命。”出席仪式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的言外之意是,发布ix35就是来颠覆市场品牌认知的。
  其实早在2004年,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就曾表达过他有一个梦想,他梦想着改变北京现代在品质上带给中国消费者的印象;他梦想着北京现代品牌受信赖程度达到或超越欧美和日系合资品牌;他梦想着北京现代也能成为一个出品高价值车辆,进而进行高额研发投入,可以健康永续发展的企业。ix35的发布无疑是徐和谊“梦想照进现实”的重要一步。
  200万辆的下线给北京现代带来产销规模的跨越,ix35的发布说明企业理念和产品品质在发生蜕变。以品质驱动品牌,从规模经济向品牌效益转型。在中国汽车市场跨越100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亟待转型的今天,“品质之路”或许是国内汽车企业的未来之路。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