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主品牌汽车与合资品牌强弱分化日趋明显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4
分享到:
    9月6日,国际知名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在京发布了一项名为《艾睿铂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汽车行业虽然在2012年上半年经历了增长放缓,但预计行业整体将再次进入新一段的稳定增长期,受访汽车企业的高管们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汽车市场有望实现8%~12%的销量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汽车企业都会同步增长,持续的产能过剩和随之而来的汽车售价下降等因素,将导致汽车行业内业绩出色的公司和面临困境的公司强弱悬殊日益明显。
  产能利用率:自主品牌比合资企业低
  该报告发现,整个汽车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2年的大约70%,而且在众多本土整车厂商和在华合资整车厂商之间出现了明显分化——30余家本土整车厂商中有16家未能实现75%~80%的产能利用率,而这一区间被认为是企业的“安全实现盈亏平衡区间”;相比之下,在19家合资的整车厂商中,仅有1家的产能利用率在这个水平之下。
  “这个现状将引发汽车价格继续下跌,对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车企来说尤其如此,很多企业不得不把零售价格折扣维持在5%~15%,甚至更高水平。另一个影响会是本土整车厂商力图通过出口消化多余产能,出口压力不断增大。”艾睿铂(AlixPartners)董事总经理罗曼对记者表示。
  艾睿铂的研究报告显示,所有的整车厂商都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适应当下新的市场环境。这些举措包括在企业内部实施成本削减、对外要求供应商进一步降低成本价格、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更为量身定制的产品,以及在中国加大投资建设研发中心。
  德国品牌领先 日系和自主品牌份额减少
  参与本次调查的汽车企业高管们认为,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目标最突出的三大挑战是日常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
  罗曼表示:“尽管企业面临挑战,种种迹象仍然表明中国市场对于许多企业的重要性,很多全球顶尖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并提供更多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
  该报告发现,德国汽车品牌由于在高档车型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总体表现良好。2011年,中国市场上三大国际品牌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及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均有所增加;而大部分日本品牌与绝大多数的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流失。中国本土整车厂商在今年前7个月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8.3%,比2011年下降1.1%。
  二手车销量逐增利于国际品牌
  艾睿铂的报告同时认为,中国市场二手车销量逐渐增加这一趋势将有利于国际品牌。
  目前,中国的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比例为1∶0.26,而该数字在德国为1∶2.3,在美国为1∶3.5。艾睿铂认为,未来三年中国二手车需求预计将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这将为高质量的汽车品牌带来商机,因为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会选择具有较高转售价格的车型———其中多数为外国品牌。这一趋势将同样有利于汽车经销商,因为二手车的单辆销售利润高于新车。
  合资品牌单店年销量高于自主品牌
  目前,汽车经销网络日益成为整车厂商竞争的核心领域。2011年,中国的汽车经销商网点数量增长21%,达16300家,其中本土整车厂商的经销商网点数量在两年内增长36%。不过,许多本土厂商的经销商单店销量不高。2011年,六大本土汽车品牌的经销商中,仅有一家单店年平均销售汽车超过600辆,与之相对的是,几乎所有合资品牌的年单店销量都超过600辆;那些畅销的品牌,平均单店一年销售超过1400辆汽车。
  对此,罗曼表示:“本土品牌的销售量不高意味着经销商们很难维持盈利,这将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未来销售额进一步下降、经销网点倒闭以及影响品牌声誉。”
  该报告认为,售后市场或许会是未来最大的增长点所在。2009~2010年汽车销售的大幅增长将引发未来几年对维修需求的增加。
  艾睿铂董事吴晶辉表示:“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们应该更专注于售后市场,因为比起销售汽车,他们从配件和服务中能够获得更多利润。”
  大部分参与艾睿铂本次调查的汽车供应商预计,2012~2013年其利润水平能够得到增长,尽管他们也感到来自整车厂商的价格压力和生产成本上升对于他们业务的挑战。有77%的受访者反映,他们将在未来两到三年把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省份,只有3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考虑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国家。
  “在全球范围的大部分其它市场,在面临类似的发展阶段时,经常可以看到本土企业之间的整合。不过由于政府对于中国的企业支持力度仍较大,我们预期市场不太会出现大规模的整合。”罗曼表示:“但是,由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拥有相对较强的支付能力,我们预见更多中国汽车企业将在海外进行兼并收购活动。尤其是汽车供应商将可能通过类似并购手段寻求技术转让,并获得更多全球客户。例如,在2012年,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的A123系统公司,河北凌云收购了德国的Kiekert公司。”
  据悉,艾睿铂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已连续五年发布,其报告结论基于艾睿铂对40多位在中国本土和海外汽车整车厂商、供应商的高管进行的深度调查,以及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广泛研究之后所取得的数据分析而得出。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