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增长时代的话外音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4
分享到:
    2012年在对世界末日论的怀疑、验证与庆幸中过去,电影中无边无尽的灾难与哀伤并没有到来,阳光依然打在我们前行的双脚上。对于汽车行业来说,2012年是喜悦与悲伤交织、希望与失望并存、疑问中坚持前行的一年。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校车安全”、“汽车召回”终于有法可依,但安全依然考验着不断向前的汽车社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正式公布,但落实细则至今未见;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出台,即使它被称为“最宽松的退出机制”;小型客车节假日免费通行在一片叫好声中把很多人堵在国庆的高速公路上;新颁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让人反思中国特色的过马路规则;而备受期待的汽车三包依然在热议中待产。
  从市场层面来说,伴随着北上广三大城市的全面限购和连续多月的同比一位数的增长率,媒体上一片“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微增长时代”的声音;此时德系车却开始其在中国市场最快的奔跑,日系车却遭遇了大地震之后又一次“滑铁卢”;当然,自主品牌仍以不懈的勇气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出口屡创新高,并试图探寻“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可行性;合资自主品牌在争议中不断推出新车型;豪车市场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北京车展的“胸器”和小钻裙都让那么多人心痒难耐。
  话外音,比主场更热闹,谁说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微时代?
  “校 车”
  这是汽车行业从2011年年末延续到2012年的热点。虽然,校车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贡献率也有限,但连续不断的事故,一个个幼童的伤、逝,牵动了很多家庭,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安全的重新关注。2012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即便如此,频发的校车事故并没有得到遏制,在2012年12月24日,很多人想着如何欢度平安夜时,贵溪市滨江镇洪塘村一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7座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当场致3人死亡,12人送医抢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油价高企,新能源汽车时代还有多久会到来?没人回答这样的疑问,但人们相信那一天的到来。好的开始是,2012年7月,传闻已久但总处于“即将出台”状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于正式发布。《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按照此前规划,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将达全球第一。
  “召回法令”
  随着汽车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有关汽车质量和安全的立法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期待的“维权利器”。就在大众DSG事件纷纷扬扬之际,酝酿了8年之久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在2012年10月正式出台,这对于饱尝“中外区别对待”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当然,国家质检总局还需再接再厉促进汽车“三包”法规的出台,毕竟与汽车召回条例相比,汽车“三包”条例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大。
  “一线城市全面限购”
  上海拍牌、北京摇号,广州既拍牌又摇号我国的大城市对于交通拥堵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一种方法———限购。2012年6月底广州的“限购令”使得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全面进入“限购时代”。此时,我们会发现,当经济下滑时,汽车是救市、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臣,由此,在短时间内形成汽车消费爆发式增长,导致堵车、停车难、尾气排放、燃油供应紧张等现象由北上广等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而一旦矛盾严重无法马上解决时,汽车又成为城市管理者追杀的对象,无辜地被扣上“制造拥堵魁首”的帽子。汽车到底惹谁了?
  “微增长”
  2012年,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全国一线城市全面“限购”的背景下,经历了过去十年年产销从200万辆攀升到1800万辆的“井喷”式增长的汽车行业终于放缓了脚步,迈入一个全新的调整阶段。2011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分别微增0.84%和2.45%,产销增速13年来首次低于3%;这一趋势延续到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1748.29万辆和1749.3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和4.0%。很多汽车专业媒体将2012年称为汽车产业的“微增长”时代。
  “出口喜人”
  2012年的中国汽车产业颇有些“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国内汽车出口逐月屡创新高,成为夺人眼球的亮点。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汽车企业出口为9.17万辆,比上月增长5.8%,比上年同期增长22.9%;2012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96.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已逼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预计的2012年年度出口目标100万辆。
  “日系车遭遇横祸 德系车高歌猛进”
  中国市场一向是“万国汽车博览会”,在这里,德系、法系、美系、日系、韩系等不同国家的品牌展开着激烈的竞争,而德系与日系一向是冠军宝座强有力的角逐者。然而,2012年的中国市场上,德系车依然高歌猛进,1~11月销量累计增长达22.3%;日系车却遭到“飞来横祸”——2012年8月份中日钓鱼岛事件升级,很多城市砸、烧日系车,受此影响,日系车销量和市场份额都急速下滑。中汽协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2年10月,日系车共售出9.89万辆,同比下滑59.41%,其占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跌至7.61%,这是日系车月度销量自2009年以来首次低于10万辆,市场占有率也是有统计以来首次跌破10%,11月销量虽然有所恢复,同比仍然下降36.1%。
  “合资自主”
  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备受争议的“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在2012年得到中国政府高层的“正名”。2012年9月,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和2012全球汽车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公开支持合资自主,指出“合资自主是自主创新的一部分”,“合资自主是自然产物,如拒绝合资自主当初就不应让外资进入”。该表述在汽车行业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如何定义“自主”也引起了巨大的分歧。同时,合资自主的新车推出的步伐也没有停下,理念、宝骏、启辰等合资自主产品在各大车展上重磅推出新品,企图占领更大的市场。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