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方了解,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目前加快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进度,《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发布已是箭在弦上,交通运输部有望于近期正式发布最终版本。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汽车售后市场,未来汽车售后服务被厂家和授权经销商垄断的现状将被打破。
早在去年9月,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的规定,鼓励汽车维修配件自由流通,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自有品牌商标或标志的独立售后配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并落实相关法规以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同质配件维修的权利。
今年的2月26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又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汽车生产者应建立、完善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公开本企业获得国家“3C”认证并已上市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并对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行网上信息公开制度。汽车生产者原则上应通过直接或者授权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方式设立信息公开网站(含网上信息检索阅览系统),向用户提供维修技术信息。
可以说,《意见》反映出国家破除汽车行业维修市场垄断局面的决心,并给出了大方向,而具体到实施层面,则要靠将要出台的《办法》来对车企进行实际约束。
多年以来,汽车厂商一直对汽车维修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只对该品牌的特许经销商店和授权维修店开放,这导致汽车后市场乱象横生,配件价格畸高。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第三批汽车零整比数据显示,华晨宝马5系F18和北京奔驰E级W212两款车型的零整比最高达650%~660%,远高于海外成熟汽车市场的300%的标准线。
汽车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越高,意味着消费者后期所花费的维修成本越高。《办法》一旦出台,小型汽车维修企业将会有更多商机,汽车零整比也会进一步下降。但罗磊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新政的出台并不会对豪车的销量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此前4S店即使赔钱也不慌,就是因为能靠售后拉平。但汽车维修技术公开制度一旦施行,4S店以外的汽车维修企业也可以更加有效地获取汽车维修保养的相关技术信息,这势必会压缩一部分4S店售后利润空间。
那么,新策的出台是否会对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造成冲击?罗磊的看法是,未来《办法》的出台只是打破了4S店的垄断地位,但并不代表汽车售后这一模块赢利能力会下降。他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协会通过对汽车成熟国家售后市场的分析后发现,成熟国家的汽车售后市场,4S店的售后客户群主要是汽车保修期内的客户,即使过了保修期后部分车主会选择去价格相对便宜的维理厂或快修店进行维修,但伴随着新车的不断销售,又会有新的队伍加入进来,因此不会对4S店的售后利润造成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样,售后服务依然是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如何提高售后利润依旧是经销商努力的方向。对此罗磊建议,经销商应围绕汽车服务业挖掘更多的利润增长点,4S店除了提供维修保养外,还应该向汽车装饰、汽车金融、二手车业务以及上门保养等领域扩展,以打造“大售后”的服务模式。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