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的消息,1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推出的《2012~2013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以下简称《汽车蓝皮书》)在京发布。全书以“汽车社会与规则”为主题,全面剖析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
《汽车蓝皮书》指出,中国已于2012年正式迈入汽车社会,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汽车使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汽车社会面临众多困扰:民众汽车消费意愿高涨,但汽车使用成本上升;汽车产业界对业绩增长有着较高的预期,却遭遇各地汽车限制政策的频频出台;目前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民众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风险加剧;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汽车蓝皮书》提出应尽早确定综合的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此前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在总样本中包含三分之一有车者,三分之二无车者,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7个城市的有车者和无车者的有效样本共1548个。
调查显示,到2012年6月,17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北京、成都、天津、深圳、上海5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以千人汽车拥有量看,增速排在前面的地区是宁夏、青海、新疆、河南、江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安徽、广西等,增速都超过了20%。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增速已经放缓,不再可能出现几年前那种“井喷式”的增长,但由于国内汽车产销量都近2000万辆,未来汽车工业即使是零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依然非常惊人。《汽车蓝皮书》预测,如果私人汽车的增长保持这样的速度,5年多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会翻一番,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会达到40辆,10年左右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
调查发现,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国内所有大中型城市的共同问题,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显示,汽车环境得分下降。《汽车蓝皮书》称,汽车的增加加大了减排的难度。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像氮氧化物、PM2.5这些污染物与汽车直接相关,降低污染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汽车不仅带来空气污染,也带来噪声污染。 (周 报)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