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专家把脉 盛况空前

作者: wz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7
分享到:

    9月18日上午9时许,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宣布: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开幕!这是每年在汉举办一届的国家级、国际性的期刊文化传媒盛会。今年有20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期刊等文化传媒单位云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参会展示。作为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也同期同地顺利举行。
    盛况空前
    据了解,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经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批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时代汽车传媒共同主办,东风汽车公司协办,《时代汽车》杂志社、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湖北东风报业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目前,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2届。本届汽车文化节以“迎接汽车社会的到来”为主题,举办有中国汽车文化论坛、品牌汽车展示、汽车文化图片展、《时代汽车》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汽车文化节”内容,还为“刊博会”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本届汽车文化节上,东风汽车公司携旗下东风风行、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等众多车型参展,北汽集团、力帆、一汽大众、海马、长城等众多知名品牌也带来了全新的车型。除了参展的汽车厂商外,武汉建银集团、湖北骏马贸易公司等大型汽车经销商也不甘示弱,派出了庞大的阵容。各厂商、经销商还推出了零首付、终身保养、送大礼包等政策,互相比拼,惠及消费者的活动层出不穷。车展现场,试乘的、洽购的,了解车辆性能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与车展现场热闹的氛围相比,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论坛更引来了政府部门、汽车厂家、汽车经销商等行业领域的众多知名人士前来参与。
    应对汽车社会问题
    中国(武汉)汽车文化节组委会秘书长、《时代汽车》杂志社社长王裕平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社会、汽车时代已悄然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济发达地区几乎家家有部车,有的甚至是几部车。随之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行车难停车难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等,也日益增多,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汽车企业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60多年的历史,作为汽车人特别是汽车行业中高层研发和管理人员应该好好的沉下来,起码要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一是要好好的总结提炼;二是要好好的学习传承;三是要好好的创新和发展。
    本届论坛以“共同应对汽车社会的问题”为主题,与会嘉宾纷纷围绕《创新型企业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新》《汽车文化的发展需要战略思维》《不同文化对汽车社会的影响》《突破创新:工业文化跨界求变革》《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话题,集思广益,献策献力,就解决汽车社会问题启迪了很多创新的思维,汇聚了很多解决的良策。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机械汽车处处长郑岳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汽车工业攻坚克难、由大到强的重要时刻,在中国汽车社会面临诸多难题的现实困境下,有这样一个重要活动来展示汽车文化积淀的成果,探寻应对汽车社会问题解决之道,释放中国汽车文化的正能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一件大好事,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破解汽车社会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届汽车文化节组织开展的系列汽车文化活动,就是要充分展示汽车文化积淀的成果,展现汽车文化无穷的力量,全面释放中国汽车文化的正能量,以助推中国汽车人实现汽车强国梦。
专家把脉
    本届论坛以“共同应对汽车社会的问题”为主题,众多汽车行业领导、专家、嘉宾、代表,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相聚江城,为解决汽车社会问题,畅所欲言,献策献策。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企业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新。汽车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这一切内涵的本质就是持续创新。今年6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及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说:我国科技发展方向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是完全适应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要求,也是适应汽车企业建设核心文化的取向。全世界汽车产业正在走向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道路上,正在大变动之中,汽车文化也在“动”,我们必须按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跟上形势,这是“适者生存”,否则“固化者亡”。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把自主品牌汽车的实力和形象搞上去,这样就要切实把核心技术搞好,掌握具有自立化、高端化、人格化的汽车品牌和文化,推动和出现一批具有很好水平和声誉的汽车集团和零部件集团,能够很好进入国际化的竞争和合作体系,以带动全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影响力,克服当前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上不平衡状况的“痛”与“痒”。从“漩涡式文化”走出来,向“基因化文化”方式发展,实现汽车产业的民族振兴。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工作部负责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发育不全难以为继的企业。汽车已从奢侈品成为日用品,从权力、财富符号变为普通工具,中国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社会。从汽车产业到汽车社会,从汽车社会到汽车文化,直到汽车社会,需要的汽车文明,必须寻求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多种关系转化为矛盾冲突之后的和谐之路,创造健康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将是所有“汽车社会”参与者共同的责任。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心智残缺的民族;没有文化的企业,同样也是一个发育不全和发展动力难以为继的企业。今年4月18日,我们在北京向社会发布了东风汽车公司以“和”为价值核心的文化战略。东风提倡,“和衷共济,和悦共生”。“和衷共济”,是东风应对挑战、成事兴业的文化追求;“和悦共生”,是东风齐心筑梦、同享共赢的文化胸襟。东风把“让汽车驱动梦想”作为企业使命,将致力于为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创造实现的可能;致力于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注入澎湃新动力;致力于定义汽车社会的新高度,引领文明的上升。我们希望,和畅东风温润美丽中国;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客户和每一个人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我们希望,每一个东风人,都能沐浴着和畅的东风,共享企业的发展与生活的美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顾翔华:许多事情光靠强制还不行。目前,中国已连续5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冠军,很多城市也开始了限号限购,这对还没有买车的人来说很不公平。目前,许多家庭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甚至有几部车,但很多人的素质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长按喇叭,变道抢行,显得很不文明。这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较晚,经验不足,先进的汽车文化还未形成,实际上,许多事情光靠强制还不行,必须用先进的汽车文化去改变人们的理念,使其融入汽车社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中国工业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韩强:工业文化 是历史的兴衰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史虽然只有100多年,但仍留下了众多饱经沧桑工业建筑、技艺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留下了清末以来,中国从封建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巨变的见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艰辛奋斗的历程。然而,现在有很多企业对工业文物说“不清楚”,很多工业文物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毁掉了、丢弃了。当人们意识到它珍贵价值的时候,留下的只能是惭愧和遗憾。像以“一朝发源地、两代帝王城”的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的沈阳,就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美称。我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压缩机,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等数百个新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曾经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神话。然而,沈阳市政协对该市1965年以前建厂的129户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工业文物分布普查,结果发现工业遗存资源丰富,但保护现状堪忧。现在,来自各行业的代表及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并建议,应注重产业转型、跨界融合时期的工业文化保护和传承。因为,工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武汉市人民政府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林清:汽车强国 需要一定的产业规模。大家刚才都在讲制度、讲文化,我来讲器物。器物就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中国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在全球汽车发展中的形势是四分天下有其一。全球2013年的汽车产销量是8000多万辆,中国是2200万,这个规模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产销规模的总和。现在,武汉正在打造“中国车都”。武汉从1992年开始发展汽车,目前,武汉市已经形成了135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我们预计到2018年,武汉市将达到300万辆整车产能,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车都”。也许有人会怀疑,这可能吗?武汉从一五时期就开始了汽车产业布局,现在,国内众多汽车巨头已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投资规模已逾数千亿元,我们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限号限购,还有必要发展汽车产业吗?实际上,这个政策剥夺了现在还没有买车的人的权利,是不公平的,未来的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强劲。也有很多人问我,现在中国汽车产能已经过剩,还有必要扩大汽车生产规模吗?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建设汽车强国,建设汽车强国它需要一定的规模,我们打造“中国车都”,当然就更需要一定的规模。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张国芳:企业不讲伦理  社会都不容。当今时代,如果企业只追求利润而不考虑企业伦理,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已越来越为社会所不容,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如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没有必要的伦理观指导,经营长期也就不能成功。刚才大家讲到东风“和”文化,东风之“和”,是东风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是东风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与基本行为准则。企业必须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树立企业伦理的观念,体现了重视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与社会要素的理念。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对国家或社会以及对他人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义务和使命。

 

作者:wz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