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随着2015年度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在天津揭晓,C-NCAP2012年管理规则正式结束了它的使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7日将开始《C-NCAP管理规则(2015年版)》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次正式评价试验,试验车辆已开始购置。他表示,C-CAP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经经历了2次版本升级,每次版本的变化都会带来评价结果的波动,随即企业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应对挑战,这将促进汽车安全的升级。
本次发布结果涉及的17个车型中,16个车型获得五星评价,还有一个车型,即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2.4DLX AT)获得5星+的好成绩。本批公布结果的车型中,除了C-NCAP管理中心预定计划进行评价的车型外,自愿申请评价的车型数量增长明显。可能是临近2012版规则末期,面对迎面而来的严格新规,企业申请评价的需求陡增。
据了解,这17个车型的试验自4月21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每台车辆均严格按照C-NCAP 2012年版规则,在进行排放、燃料消耗量试验后,进行三项实车碰撞试验、一项座椅鞭打试验及评分。此次发布评价结果的17个车型均为两年内新上市车型。记者查阅《C-NCAP年鉴2015》,2012年,也就是本次评价所采用的版本刚实施的时候,尚有车型只获得3星甚至2星评价,有的车型加分项获得零分。而就本次发布会公布出的具体各项得分中可以看出,2012版C-NCAP规则施行以来,各车企确实加大了在车型研发和安全配置的投入,对应2012版C-NCAP规则在车型研发和改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评价结果总体表现较好,侧气帘的配置率达到70.6%、ESC的装配率达到88.2%,其它加分项安全配置比例达到100%。
在车辆各项指标中,安全性关乎人的生命。N-CAP是新车评价规程的缩写,N-CAP评价标准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严格,C-NCAP则是我们国家的新车评价规程。C-NCAP自2006年中国新车评价实施以来,版本已经修订两次(2009年版和2012年版),至2014年底已评价262款车型。
记者查阅《C-NCAP年鉴2015》发现,2012年,也就是本次评价所采用的版本刚实施的时候,尚有车型只获得3星甚至2星评价,有的车型加分项获得零分。而就本次发布会公布出的具体各项得分中可以看出,2012版C-NCAP规则施行以来,各车企确实加大了在车型研发和安全配置的投入,本批次参与测试的全部车型中,侧气帘的配置率达70.6%、ESC的装配率达88.2%,其它加分项安全配置比例更是高达100%,全部车型都获得5星及以上评价结果。
如果一个比赛中人人都是冠军,比赛也就失去了意义。为了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促进汽车安全的升级,C-NCAP体系不断完善。现实中,不管是哪一项指标性能过低,都会对使用者产生较大影响,而这也正是C -NCAP2015年版本主要修改的部分。据介绍,C-NCAP2015版本继续保留了原来总体框架、评价项目和排放油耗测试,维持3种形态的实车碰撞测试,更新变化了5项内容。
一是正面碰撞(包括正面100%刚性碰撞和40%正面偏置碰撞)的变更。在前排假人胸部评价指标上,用胸部粘性指数VC取代原来的胸部合成加速度指数,同时对后排5%女性家人下潜判定加严。第二个变化是对挥鞭伤台车测评加严。第三个重要变化是对加分项的调整,取消驾驶员安全带提醒装置及ISOFIX固定装置配置得分共一份,使配置加分项从最高得4分降为最高得3分。因此,相应地,总评分由原来的62分变为61分。
新规则与旧规则相比,实操性更强,也更贴合汽车安全的现实要求。例如第四个重要变化,就是增加了车辆防火要求条款,条款规定,如果3项实车碰撞中出现明火,则对该车型进行降星处理。第五个变化则是为了更好区分高安全性能车型的相对高低,对星级划分进行了变更,以提高4星级和5星级的区分度。
另外,为了更客观体现评价车型的代表性,在新版本管理程序中,对资源申请评价的车型选择,由原来申请方制定车型更改为该车市场销量最大车型。
作者:wz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