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行业应关注新能源客车的示范运营效果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7
分享到:
汽车行业应关注新能源客车的示范运营效果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已提上相关城市的工作日程,但使用之后应用情况如何,应该说行业内外并没有什么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但记者从9月8~9日召开的2010中国(杭州)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示范应用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公交企业已成为新能源客车乃至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的先行者;新能源公交客车的示范应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为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提供难得的经验和一手运营情况。
  论坛上,来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公交公司的负责人、公交客车制造商,以及专家、学者,围绕“低碳公交行动———新能源客车示范应用与发展”的主题,介绍了新能源公交客车的运营效果,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
  新能源公交客车的示范应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两年来,我国为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首先在全国13个重点城市进行了“十城千辆”新能源公交客车的示范运营,很快又推广到25个城市。这一举措,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客车商业化运营基地,并且覆盖人群超过美国(美国现在是新能源轿车销量最大的国家)。
  据城建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豪在论坛演讲时介绍,公交行业作为国家鼓励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在新能源客车运营的实践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是市场规模凸显。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新能源公交客车保有量达4000辆,占全国公交车保有量的1%;到2012年末,新能源公交客车保有量可达15000辆。
  二是新能源客车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今年7月14~16日,城建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办了一场“中国(杭州)新能源公交客车精英赛”,通过三天在杭州公交线路实地运营测试,参赛的车辆平均节油率达14.63%(以12米级手动变速器公交车为基准车辆);如与12米级自动变速器公交车相比,节油率可达24%。
  三是新能源客车动力技术呈百家争鸣之势。在新能源公交客车产品上,混合动力车(HEV)、插入式混合动力车(PHEV)、纯电动车(EV)、增程式电动车(EREV)、氢动力车(FCEV)纷纷亮相,运营在不同线路上,为我国在确定新能源汽车动力选择上提供了实战经验。
  四是客车行业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客车产业链。全国已有20多家客车企业研发新能源客车,并与一批电池、电机、电控、混合动力平台的生产企业达成密切合作。
  主要运营城市的实践体会和建议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城市的公交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实践和体会。
  作为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公交运营车辆的北京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来自北京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钟强华在其书面发言中介绍,从1999年开始,北京公交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陆续进行了30辆纯电动车、10辆混合动力、6辆燃料电池车的示范运行。2008年奥运会期间,有50辆纯电动车、2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进行了示范和展示。截止到2010年8月,全市50辆纯电动车已安全运行315万公里,累计载客量497万人次;86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分别在24条公交线路运营,累计运营里程2453.6万公里,总体使用情况良好。经过实际运营验证,节油效果显著,每年可节省燃油413万升,减排二氧化碳14018吨。
  来自杭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循跃在会上介绍说,截至目前,杭州公交实际在用的混合动力客车达到300辆,主要在14条人流量较大的风景区运行,总驶里程已达1200万公里以上,平均节油率在10%以上。从使用效果看,采用超级电容贮能的回收能量效果较好,采用锂电池贮能的动力输出持续能力较强。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薛兴海在发言中表示,从2009年9月~2010年7月,济南市首批示范运行的1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共计行驶534.9万公里,载客1256.7万人次,节约柴油58.63万升,预计每年共可节约燃油费421万元。此外,新能源车减排效果突出,100辆新能源车年减少碳排放451.7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6.27吨,减少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15.19吨。
  深圳市是从2009年4月开始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营的。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剑平介绍说,到2010年6月,深圳巴士集团已在14条公交线路上投入50辆混合动力大巴,累计运行138万公里,运营情况良好。2010年4月,深圳巴士与比亚迪公司合作,首期购入30辆纯电动出租车进行试运行;集团在今年下半年开行一条纯电动巴士示范线路,投入中巴20辆。
  在肯定新能源公交客车示范运营成果的同时,公交企业人士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城建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豪将公交公司提出的问题作了几点归纳:首先,目前新能源客车的设计制造水平总体处于改装车阶段,尚未按照新能源汽车要求进行正向设计,车重、车速、里程、电池、电机、电控匹配的统一优化设计尚待完善;其次,在实际运行中,公交司机对新能源客车的意见多集中在“省油少、动力不足”的缺陷,部分运营车辆的节油率与整车厂家承诺的相去甚远,运营企业收回成本较难;其三,动力电池性能亟待提高,电池厂家承诺的三年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有的车辆使用不到一年电池性能就开始衰退;其四,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示范城市没有投入进行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至于新能源车买了之后无法上路;其五,财政补贴后劲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购车补贴,无法弥补车辆上路后运营和维护的费用。
  专家肯定客车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先行作用
  在论坛上,城建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豪开宗明义地指出,公交企业是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先行者。他的这一观点既得到公交公司代表的共鸣,也获得汽车行业著名专家的首肯。
  深圳巴士董事长胡剑平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起步阶段,公交行业是最好的试验田,其原因有几点:一是公交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在这一行业实施财政补贴风险较小;二是各城市公共系统大都有完善的场地设施,无须再征地,就可以解决充、换电问题;三是城市公交大多为集中管理和固定线路运营,既可以保证新能源车得到完好的运行维护和监管,也便于及时补充电力。
  出席此次论坛的两位行业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教授、国家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教授,也对客车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先行作用表示了极大关注。杨裕生教授指出,回顾新能源汽车十年的发展,应该说成绩斐然、进步很大。他认为,公交车辆的工况特点是日行200~300公里,人流集中、量大,适合电动汽车的应用。今后应重点发展电动公交车,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之路。王秉刚教授也明确表达了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展望,认为发展的目的是形成合理的道路交通结构,在120公里的人流移动范围内,应大力采用新能源公交客车。
  2010中国(杭州)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示范应用高峰论坛由城建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杭州市公交集团公司、赛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与论坛同期,组委会还举行了“赛恩斯”杯第一届新能源公交客车精英赛颁奖典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出席论坛并作了重要发言。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