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与汽车技术、汽车制造同步伴生发展的是汽车信息统计咨询产业。这个产业售出的产品不是整车,而是分析报告,是产业信息。这些文字产品给车企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和影响。本期刊发两篇对日、美两家汽车咨询公司的报道,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行业情况。
致力于向中国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 ——专访日本FOURIN公司社长、北京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铃木雅夫
本报记者 谌 洁

5月20日,由北京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日本自动车问题研究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的世界汽车产业论坛即将在京举行。5月9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论坛主办方的负责人———日本FOURIN公司社长、北京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铃木雅夫先生。
作为一家汽车咨询、信息收集与传播、汽车市场分析公司的创办人,铃木雅夫在采访中多次强调,富欧睿公司将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研究,为中国车企提供销售、海外建厂的经验,帮助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国际化。
中国工业报: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什么? 铃木雅夫:日本总公司FOURIN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从事了30年汽车行业研究的专业信息咨询公司,2003年9月1日在北京成立“北京事务所”,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注册北京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
FOURIN公司不仅针对日本汽车市场,也针对其他国家做产业研究。目前公司的业务重点就是研究中国汽车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任何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就需要将汽车卖到海外,这是汽车产业大国发展的一个规律,日本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去年中国汽车产销达到1800万辆,预计将来也会逐渐转向往海外销售本国汽车。这时中国企业也会遇到当年日本汽车出口美国时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就想把日本的一些经验带给中国企业。
中国工业报:贵公司做了哪些汽车产业研究和调查?是否会定期出版一些报告? 铃木雅夫:FOURIN公司主要是把全球市场的信息、行业状况搜集起来进行分析统计,为相关的汽车企业提供一些行业信息和支持。我们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全球各个国家产销状况的年度分析报告。2010年创刊的《世界汽车统计年鉴》是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出版的一本杂志,搜集了79个国家的汽车市场产销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以后每年都会出版一次,有中文、日文两个版本。2011年《世界汽车统计年鉴》涉及的国家将增至80个。
中国工业报:由贵公司主办的世界汽车产业论坛也是基于纪念《世界汽车统计年鉴》创刊而举办的,请您谈谈此次论坛的主要内容和举办的主要目的。
铃木雅夫:因为这次论坛是针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而召开的一个论坛,届时会有来自中日两国的一些政府领导和行业专家在论坛上发言,目的是希望能够给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提供一些全球汽车产业的信息。
日本汽车产业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强大的地步是有一定原因的。日本作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强国,有很多丰富的发展经验可以与中国企业共享,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富欧睿公司作为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积累了不少关于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和知识,希望能将这些长期研究得出的经验与中国同行分享。
中国工业报:作为一位从事汽车产业信息咨询工作的专家,您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在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后,仍然十分欠缺什么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铃木雅夫: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在将来走向海外市场的时候,可能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应该虚心向汽车发达国家学习,而不能只关注本国市场情况。
本次论坛就是要向中国汽车行业传递他们所欠缺的市场知识。因为目前中国企业主要是以国内销售为主,去年尽管有1800万辆的产销量,但是出口的汽车仅有30万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仅占2.4%,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因此,将来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量肯定是要依赖于向海外出口汽车产品,因此获取各国市场的动态信息尤为重要。
能否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一方面取决于通用汽车技术能否达到一定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经营者在海外的经营能力,这是需要指点的,我们就是致力于提供这些必要信息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做生意也和谈恋爱一样,首先要了解对方。
中国工业报:贵公司主要是从哪些渠道获取大量汽车产业信息的? 铃木雅夫:FOURIN公司总部有四十多个员工,我们首先是从订购的几百种报纸杂志中搜集必要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再定期到全球各个国家对政府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获取一些补充信息,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我们公司的研究报告。汽车企业的经营者可以利用我们所提供的这些产业信息做一些经营方面的参考。
中国工业报:既然统计会用到大量的数据,那么贵公司是否与全球各国的一些政府组织、行业协会都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铃木雅夫:我们搜集数据的渠道,除了政府机构外,还包括海关、汽车企业、协会组织等。我们获得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在我们的产品中都会标注所采用数据的具体出处。作为一家有30年汽车产业信息咨询经验的专业公司,我们能够获得很多极难取得的重要信息。
中国工业报:请介绍一下贵公司的赢利模式是怎样的? 铃木雅夫:我们公司是一家很独立的公司,没有来自外界的任何赞助,主要是通过推广我们的信息研究产品来赢利。当然也在做一些依赖性调查,也就是说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调查研究。总公司现在每月都会发行“世界”、“亚洲”、“中国”、“日本”4类调研月报及各类年刊,同时每年还出版10种以上世界各地汽车产业的特别调研报告。在我们的产品中,除了会列举大量的图表和统计数据之外,我们也会有很多的文字分析供读者阅读参考。也就是说,我们既扮演了媒体的调查角色,也承担了大学教授的研究任务。
订阅上述4类调查月报的公司累计约1500家,购买其他类特别调研资料的公司也达2000家之多。调研报告读者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证券公司、银行、汽车业界机构、政府机关、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并有相当一部分其他国家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也在订阅。调研报告以日文刊物为主,并同时发行部分英文资料。
中国工业报:在中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这样的组织会定期发布一些汽车行业的产销统计数据,在日本是否也有类似的组织呢?在日本,如果汽车企业出现瞒报数据的情况会有什么后果?
铃木雅夫:在日本也有汽车工业协会这样的组织,但是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只发布生产数据,销量数据由其他机构来发布。如果数据出现错误,会在下一期报告中订正,但是我们公司所采用的都是值得信赖的数据。
中国工业报:您如何判断“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铃木雅夫:我个人认为,到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量可能会达到4000万辆左右。目前中国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与日本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在全球汽车销量的占有率方面要超越日本还有一定困难。但是今年日本受地震影响较大,中国还是有可能超过日本车企的销量规模。
中国工业报:您认为中国目前存在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吗? 铃木雅夫:如果无法实现既定的产销目标,中国汽车就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何消化这些产品?向海外出口则是解决之道,否则就只有面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国外企业也经历过产能过剩的阶段,希望他们的经验可以让中国汽车企业得到借鉴和学习。
走进美国汽车行业“智囊库”
——访美国汽车研究中心(CAR) 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 钟师
每年都去底特律对多家美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总部和汽车技术创新企业做例行参观采访,期间也间杂拜访过多家美国汽车业的“智库”,如CSI全球总部,使得我们对美国汽车行业宏观层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年初我们在底特律走访期间特地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拜访了总部设在AnnArbor的一家颇有行业特色的“智囊”机构,简称CAR(全称CenterforAutomotiveRe鄄search)。对于首次来访的中国汽车记者,机构上下都很重视,总裁兼CEO简·巴伦博士(JayBaron)亲自出面给我们做公司介绍。
各类专家=智库 CAR公司的创业班底人员几乎都是来自同一地区美国著名的密执安大学的教授和博士们。而CAR历经25年之后在2000年终于脱离“母体”——密执安大学,彻底成为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机构,现在与密大并无隶属关系。
CAR的业务层面涉及到的不单是汽车业本身,而且横跨汽车制造业、经济学、劳资关系和物流运输四大业务板块。CAR的宗旨即为:以客观中立研究之力推动全球汽车业竞争性与技术进步。目前CAR的研究人员共有25人,但每位都是其领域内的专家。他们的工作就是研究,产品就是报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以2010年CAR的资金来源为例,48%的资金来自政府方面的资助,其中31%来自联邦政府,17%来自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其次是CAR全年举办各种专业会议、论坛的收入。CAR的几十家成员的会费占10%,各种协会的赞助占9%,外部企业赞助占8%。
由于政府资助占据大头,这决定了CAR的研究带有完整的独立性和非赢利性。赞助的企业名单很有意思,即有多家整车企业,如通用、福特、丰田、日产、本田;也有多家零部件与服务供应商,如博世、德尔福、电装、李尔、大陆、IBM;还有石化企业,如雪佛龙、巴斯夫;更多来自相关行业机构,如美国化学理事会、美国钢铁学会、美国车轴制造协会、联合工具同盟、全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及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物流企业等。这样既保持了与广大汽车企业和相关企业的密切联系,可以充分反映出行业性的普遍问题;但CAR研究的客观、独立性又不为任何一家企业所左右。CAR起到了沟通汽车业相关的行业群与三级政府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让政府决策处理和推出的解决方案有了翔实的调查分析为依据。
我们看到CAR的咨询报告中有份名为“汽车工业对全美50个州及美国经济的贡献”,可见奥巴马政府在金融危机浪潮中对美国汽车业实施空前的救助措施出台前,必定征求过内部与外部“智囊”的综合意见。还有诸如“美国汽车工业及对区域的影响”等许多研究报告。CAR对全美汽车产业的投资布局、从整车到零部件工厂的分布、各家车企的研发投入、给各地带来的就业人数等包罗万象的信息收集齐全,这些信息数据对政府宏观行业管理到具体企业实施投资都极具参照价值。
笔者特地将一个“刁钻”问题抛给简·巴伦博士,即CAR与产业集团、相关行业、政府部门、立法机构都有通畅的沟通渠道,CAR是否会利用这种优势为产业集团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向政府部门“说项”(Lobbying)呢?简·巴伦博士强调CAR机构绝对保持客观、中立,不卷入到具体不同利益团体的代言行动中去,时常提交给美国立法机构(即参众两院)独立的研究报告,供议员们作为决策参考依据,但不参与到国会或政府的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之中。
CAR收集了从美国联邦政府到各州、县、市政府的综合信息。因为美国的政治体系是各地政府各自为政,许多具体的法律法规都有“地方特色”。假如中国的投资商有兴趣要来美国某地进行投资建厂或实施并购,CAR就可以提供前期的宏观与微观的信息,比如,目标地区的整车与供应商分布状况,当地政府的各种税收政策。CAR通过建立广泛的、跨行业的企业、机构与政府的会员制平台,每年举办4、5次会员聚会沟通活动,把需方和供方紧密联系起来。任何企业经营都要具体“落地”的,而企业和当地政府未必熟悉联邦政府的长期规划和行业的长期规模,这就需要CAR运用专业知识协助欲落户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沟通,保障企业在当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具体到汽车企业需要怎样合格或多少数量的劳力,这种预测由CAR反馈给当地政府,由此调整社区学院毕业生的供应量来满足未来的就业需求。
通过这次采访CAR,我们看到了一家美国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研究队伍是怎样为整个汽车行业乃至相关行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兵不在多贵于精。CAR机构虽是私营性质,但资金来源构成比例非常合理,尤其政府的资助占据最高比例,以此保证了CAR经营模式是非赢利性的,立场是独立的和客观的,服务对象又是最广泛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