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政府正在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宏观管理方式。在油耗管控方面,为何不学习美国的经验,建立完善的油耗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申报油耗后的监管。另外,我国是否也应该考虑将对于油耗造假企业的惩罚纳入法律体系,这样的监管才更有力度。
日前,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司法部宣布,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及起亚汽车就其隐瞒温室气体排放和破坏燃油经济性的行为,已同意支付3.5亿美元的罚款。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开出的1亿美元民事罚单,两家制造商被收回的价值2亿美元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以及两家制造商额外支付用于防止未来违规行为的5000万美元。
其实,这已不是现代和起亚首次身陷“油耗门”。两年前,现代和起亚就曾因为多款新车的实际燃油效率低于标定值而遭到消费者投诉,后经美国环保署调查发现两家公司的测试结果与环保署的测试结果有出入。去年年底,现代和起亚同车主达成和解,分别向消费者支付2.1亿美元和1.85亿美元的赔偿,总计3.95亿美元。
至此,在“油耗造假”事件中,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共损失了7.45亿美元。
为切实减少碳排放,美国政府在执行《清洁空气法》时一点儿也不手软,被罚的企业也不止现代一家。去年,同样由于消费者投诉,美国环保署对福特公司2013款混动车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虚报油耗的情况。福特公司立即宣布改动油耗数据,并对每位购买这款混动车的车主赔偿550美元,总赔偿额高达1760万美元。
反观国内,自2009年起,工信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强化对汽车油耗的管理,要求上市销售车型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并要求车辆明确标示出城市工况、郊区工况和综合工况下的油耗。然而,今年3月15日,央视新闻一则题为“虚假的汽车油耗”的报道,令汽车厂商与汽车检测机构勾结造假油耗的系列事件浮出水面后,仅仅是上演了一出相关车企坚决否认作假、相关检测机构收到“为期六个月”整改的处罚之戏码就不了了之。
相比由厂家提供的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官方油耗,工信部公布的油耗数据对于消费者购车来说显然更有意义。只不过,与美国实施的《清洁空气法案》相比,我们没有完善的体系,缺少事后监管,完全信任第三方的检测数据,直到被曝出问题才开始整改。我国自2010年启动的节能环保汽车推广补贴,对于入围的车型油耗也有严苛限制,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专家介绍,工信部会组织对企业申报油耗数据进行专项核查,不过,对于不达标企业最多就是通报然后取消其补贴资格,却从未听过哪家企业因为虚报油耗而受罚。
当前政府正在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宏观管理方式,那么,在油耗管控方面,为何不学习美国的经验,建立完善的油耗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申报油耗后的监管。另外,我国是否也应该考虑将对于油耗造假企业的惩罚纳入法律体系,这样的监管才更有力度。
说回企业,现代和起亚在美国被罚后,似乎在研究节能技术方面动力更足。近日,在现代-起亚国际动力总成大会上,公司表示将大幅改善动力总成产品阵容的燃油经济性、削减汽车重量,显著削减油耗;同时还将发布一系列包括混动车、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在内的环境友好型车辆,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将燃油经济性较当前提高25%。这一点也是值得中国汽车企业学习的,面对严苛的油耗管理制度,不仅投机取巧的想法不能有,还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提高燃油经济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切实降低油耗,生产出节能惠民的产品。
不难看出,不论是现代和起亚、还是福特公司,美国环保署对他们的调查都是基于来自消费者的投诉。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汽车企业出现虚报油耗等类似情况将受何种处罚,或者给予受害消费者什么补偿。不过,希望随着制度不断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来自消费者的监督或能够成为我国汽车油耗管理的推动力。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