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国在“十二五”末年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一五”末年下降10%。而到目前为止,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增。2012年12月28日,在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与商用汽车新闻共同主办的贯彻落实国四排放标准工作会议上,来自国家环保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内燃机相关企业的代表,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息:柴油车实施国四标准的时间不会推迟,2013年7月1日将如期执行新标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国内相关行业尤其是商用车相关产业如何行动,才能在“十二五”末期达到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要求?
国四柴油车标准两次推迟实施 严重影响总量减排工作
商用车运行里程长、燃油消耗量大,在总的机动车污染排放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方面,商用车都是减排的监控重点。
对此,在“贯彻落实国四排放标准工作会议”主题演讲中,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新车环保申报办公室主任倪红,主要针对商用车的减排问题进行了阐述。
我国机动车污染集中在老旧和柴油商用车上
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倪红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与1980年相比,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30倍,达到2亿多辆;其中有将近一半,即超过1亿辆是摩托车,将近1亿辆是汽车,另外还有1228万辆低速汽车。
按照排放标准分类,这2亿多辆机动车中达到国四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总保有量的5.7%,其中主要是轻型汽油车。从2000年开始实施国一标准以来,通过淘汰老旧车,目前国三车占到保有量的48%,国二汽车占20%,国一占17%,还有将近10%的车连国一标准也不能达到。总体而言,绿标车占83.6%,黄标车占16.4%,黄标车是目前淘汰的重点对象。
根据监测,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的特点。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0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637.5万吨,颗粒物62.1万吨,碳氢化合物441.2万吨,一氧化碳3467.1万吨。倪红强调,根据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的贡献者;根据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颗粒物超过90%,而汽油车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量比较高,超过总排放量的70%。
一项按照排放标准进行分类的排放量指标明显说明了问题:占汽车保有量9.5%的国一前的汽车,排放的4种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40%;保有量占53.7%的国三及以上的汽车,排放量不到总量的25%。根据标志分类,占汽车保有量16.4%的黄标车排放了63.7%的氮氧化物、86.6%的颗粒物、55.9%的一氧化碳和60.4%的碳氢化合物。
倪红形象地总结了当前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的主要类别状况:按标志分是集中在黄标车,按燃油类型分集中在柴油车,按商用和乘用的用途分集中在商用车上。
国四柴油车标准两次推迟实施 严重影响了总量减排工作
当前,环保部全国各项污染排放控制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两大项,一是节能减排,二是环境空气质量。倪红表示,不管做什么样的污染减排,首先都得从总量排放角度去控制排放量,并且最终要落实到空气质量的改善。
倪红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更多强调以节能为主,“十二五”开始国家已经认识到减排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并且要求各地政府积极落实。目前从“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及考核工作来看,2011年全国氮氧化物非但没有实现降低1.5%的目标,反而增长了5.73%;总量减排4种污染物中,3种污染物都是降低的,只有氮氧化物增高。这其中,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机动车排放部分增长率是6.4%,高于其他来源的污染物。可以说,国四柴油车标准的两次推迟实施严重影响了总量减排工作的开展。
倪红谈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给环保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PM2.5与机动车的排放关系更大了,如果说PM10里面有很多大颗粒还不太显出机动车的问题来,但是PM2.5就会使机动车的问题凸显出来。目前根据大部分城市的研究结果,机动车排出的PM2.5占总排放的2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为了降低PM2.5,机动车的减排,颗粒物的减排,是势在必行的。
环保补贴政策即将实施
谈到环保部当前的两大重点工作,倪红说,一个是总量,即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一个是颗粒物,即减少总颗粒物的排放。而这两项工作都跟使用柴油燃料的商用车密切相关。
目前环保部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三方面,一是机动车监督管理,二是推进车用燃料的清洁化,三是为相关标准的实施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并且推出国家制定的各项鼓励政策。
机动车监管方面,一方面是新车,另一方面是在用车。新车方面,在核准的过程要把严关口,不能像前几年那样只是看检测报告,目前环保部门对特殊的技术路线和认为存在问题的企业会做重点监督。倪红透露,2012年的核准做了差不多80个左右的监督实验,大概三分之一的车(机)型不能通过监督下的核准实验,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的技术指标还不过硬。
除了关注整车和发动机排放之外,环保部门已把排放控制关键部件纳入监管范围,包括型式核准时对贵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在后续一致性检查时做一些部件外观的快速检查,以及部件性能的检查,来确认这个产品的性能是不是跟型式核准申报材料中的技术指标一致。
油品方面,2012年8月由质检、环保、商务和能源四部委联合发了《关于促进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对车用汽柴油生产企业的企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是明确了四个管理部门在提高燃油品质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倪红乐观地估计,在国家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下,市场中成品油的质量改善指日可待。
倪红透露,环保部特别积极推动鼓励政策,目前新的环保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即将出台。她介绍说,“十一五”期间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针对小排量汽车,只考虑节能的问题;“十二五”则要把环保因素加进去,原则上是执行下一阶段排放标准的汽车才能获得补贴。
此外,对于低含硫量燃油消费税的优惠政策,原则上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已经同意,将对执行下一阶段标准的燃油产品进行补贴,这个补贴的标准是含硫量低于50ppm。
李万里:中汽协对国四燃油正常供给仍存疑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在主题演讲中指出,面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能源、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单凭汽车产业自身不可能完成、也不可能解决节能减排的所有问题,必须要与国家各部门,包括产业的主管部门、环境的主管部门、标准制定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石化产业上下协调、密切配合。
李万里表示,在实行节能减排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产业间的平衡问题,要做到“油到车到”——要有油品的车用燃料的品质和供应量的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无铅汽油到国一、国二、国三,无论是质量还是供应量都一直滞后,质量要晚一个阶段的指标。如实行国三的时候国三的油到不了,实行国四的时候国四的油到不了。此外,国四标准油的供应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只能满足特大城市,数年以后也不敢保证覆盖全国。如果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上,由于车辆和燃油两个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匹配,使得现行的实际效果远远低于原有的目标,这将给消费者、行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浪费,严重损害消费者、行业和国家的利益。
今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将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李万里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协调,充分体现国家的意志,合力推动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他同时也希望石化产业要尽快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满足阶段性排放标准要求的车用燃油,并保障在实施国家相关标准的区域内满足供应。为了能在2013年7月1日切实达到全国统一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李万里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了八点建议:
第一,要对油品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在正式实施国四前建议应该由车用燃料生产的销售和主管部门牵头,与环保标准制定的主管部门一道,对全国范围的主要城市、高速公路沿线的加油站等油品质量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车用燃料的质量和供应量。
第二,要明确尿素供应和使用的监管部门。确保尿素的有效供应和正确使用,是对特定的技术路线的一个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建议国家要指定确保尿素有效供应和正确使用的监督部门,以确保有效的实施。
第三,对于生产而言,建议在车辆上明示用油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在车辆上和有关的技术文件中要明示国四车应当正确使用的车用燃料的种类和技术指标,以防范不必要的浪费。
第四,建议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的价格要有所区别,要适当地考虑优质油价,以体现市场的地位。
第五,当前我国的排放标准一直在跟随着欧洲的标准走,建议未来根据中国车用燃料的实际状况,制定并实施具有明显中国市场属性的车辆排放和车用燃油标准。
第六,在如期实施国四标准之后,跟实施国三和国二情况时一样,预计一些区域仍然要面对只能使用低于国四的车用燃料的局面,希望这种局面不再发生。对于尿素方案对高硫燃油反映的敏感性问题,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哪些车能够耐得住低于国四车用燃油标准的燃油,哪种技术路线能够用不是国四的车用燃油,要有明示。
第七,国家有关部门对车辆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国四车要用符合国四标准的燃油进行一致性检查,要反映车辆技术水平的真实情况。
第八,建议国家对于那些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商用车辆也能给予优惠的政策,例如列入惠民工程产品里面去,以用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
各相关企业已经为实施国四做好准备
在“贯彻实施国四排放标准主题演讲”会上,不仅有来自国家环保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的发言,几位来自内燃机相关企业代表的发言同样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息:柴油车实施国四标准不会推迟,将于2013年7月1日如期执行。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包括整车企业、发动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相应做好实施新排放标准的各项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是对国家正常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的最大支持。
成立于2006年的辽宁润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大型汽车制动液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设计生产国四系统用尿素系统产品的重要企业。公司董事长邹建波表示,国四车用尿素溶液的制造要比人们正常想象的难得多,其中的水要达到半导体级的超存水,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容器、环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污染。目前,润迪公司已经研制出寒区低温环境下的尿素系统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短期内将实现为各企业的批量配送。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军表示,公司经过多年工艺方面的研究,在活塞的精细化工艺等尖端工艺手段方面具备了相应的工艺水平,能够满足批量投放国四产品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在第二届“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中,有多款获奖动力的活塞均是由滨州渤海活塞公司设计提供。季军介绍,滨州渤海在活塞技术研发方面拥有国内外几十项专利,特别是针对国四开发方面的技术专利,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国四活塞产品方面的技术研发手段。
已经为卡特彼勒公司配套欧Ⅳ标准产品的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于秋明介绍,为实现国四产品的正常生产,公司在软件和机制上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近两年分别引进了德国的专用曲轴扭转和弯曲试验设备,在载荷上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生产制造工艺的准备上,对于曲轴圆柱度的控制工艺和设备都进行了投入,以达到产品轮廓精度的提升。
后处理是发动机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产后处理装置的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臧志成介绍,公司已于2011年投资3.5亿元建设成70万套SCR产品生产线。从2006年到现在,公司用了6年时间在技术匹配上跟国内主流柴油机厂完成了中重卡的公告匹配。为迎接国四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凯龙已经为自己的各维修站准备了1000套专业诊断仪,一旦国内全面实施国四标准,这些专业诊断仪将为各种可能的故障提供检测服务。
作为为电控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供给系统提供保护的滤清系统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达菲特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表示,滤清器已经成为柴油机提升减排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用好的滤清器供给系统,故障可以减少一半。”这是客户对滤清器所起重要作用的评价。王玉介绍,柴油里面的硫含量很高,如果水分离效果很差的话,水不仅对零部件直接产生锈蚀,还可能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硫酸从而对整个系统产生很大的腐蚀。
记者注意到,除了以上各企业高层谈到的一些主要技术与生产准备之外,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和自动检测工序的增加,也是各企业从制造精度和稳定生产上为保障国四产品如期推出所做的努力之一。从以上几家内燃机相关技术产品企业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不仅是各大内燃机主机厂,国内主要的内燃机核心配附件厂都在用行动积极履行着国家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已经为国四标准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