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技术路线
1.国外技术路线现状
(1)日本近期主要走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并率先实现商业化;同时,重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小型车作为近期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突破口。长期目标是实现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其特点是突出重点,用混合动力带动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发展;重视产业化,整车与电机电池进行合资研发生产;输出整车产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抢先商品化。
(2)美国电动汽车近期研发投入重点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并实现商业化;远期发展重点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特点是技术实力最强,在综合技术方面仍处于前列,提出了比较切合美国实际的插电式技术路线,有望在近期取得迅速发展。
(3)欧洲主要国家重点着眼于清洁燃油技术,继续巩固现代柴油机技术领域优势。近期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大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投入;远期目标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其特点是重视传统汽车的节能化改造和能源多元化利用;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充分利用强大的零部件基础,与世界零部件优势企业联合,形成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
(4)世界汽车制造商联合会(OICA)在“实现可持续交通的综合方法”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汽车驱动方式和能源类型革命性变革过程中,各国应积极发展可持续交通,使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多元化,以实现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在技术路线上政府应坚持技术中立的政策,以促进各种汽车技术竞争和发展,允许各种技术路线优胜劣汰。
2.国外技术路线综合分析
(1)国外技术路线共同点各国都认识到减小石油依赖是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并由此确定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同时,各国并未放松传统内燃机的改进,通过深入研究内燃机的节能技术,提高传统汽车的节油效果,同时通过发展代用燃料实现能源多元化。
新能源汽车发展顺序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纯电动汽车是研发重点,燃料电池汽车为未来发展目标。通过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带动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为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打下基础。
(2)国外技术路线不同点各国新能源汽车切入点有所区别:日本在抓汽车小型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取得了汽车市场的竞争优势;欧洲也抓小型化,更加注重柴油化,混合动力技术相对落后,通过与国外汽车企业进行联合,迅速取得进展;美国先抓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依靠在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现阶段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期重新取得竞争优势。
我国技术路线现状与问题
我国通过“十五”、“十一五”、“863”计划的实施,初步建立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形成了各种技术方案,并进入不同的研发和产业化阶段。
通过对Tl0企业及有关骨干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的调研,综合分析各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和阶段目标,可以看出:
———各企业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向市场的步伐,并将新能源汽车纳入企业产品规划,积极着手进行产业化布局和能力建设。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的重点是微混、轻混混合动力轿车和中度混合动力客车,并初步具备产业化的能力,部分企业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小批量商业销售。
纯电动汽车陆续开展研发,部分企业初步完成了产业化技术准备。同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逐步深入,开展了小范围示范考核验证。
———注重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协调发展。传统汽车作为当前市场的主流和成熟产品,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基,也是新能源汽车有效发展的保障。
总体上看,我国汽车行业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就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判断,研发重点尚不突出;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深入研究积累不够,产品未经过多轮验证,技术不成熟;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掌控不足,零部件产业化难度更大。因此,急需确定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制定我国新源汽车发展战略,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顺利开展,特别是在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报告》(摘要版)编写人员组成
总 编:董 扬
执行主编:叶盛基
副 主 编:林革 徐平兴 汪晓健
编写人员:董扬 叶盛基 林革 汪晓健 徐平兴 李文杰 陈志鹏 魏丹 乌日娜 杨辉前 贾启蒙 王莹 苏涛
作者:曹雅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