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蓝,她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缩影。党的十六大之后,具有“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精神的一汽人,抓住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主动迎接自主汽车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取得了“做实自主,合作深化”的辉煌业绩。
通过最近10年的奋斗,一汽踏上了以“自主”为核心的第四次创业征程,实现了企业由“开放合作、自主发展”向“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重大转变。
企业结构:实现由单一工厂体制向公司化体制、股份制的根本转变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建立的老国企之一,近十年来,一汽按照建立现代汽车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子公司产权多元化进程,理顺母子公司资产关系、产品关系和管理关系,完成了从工厂体制向公司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在此基础上,一汽集团全面开展辅业分离改制工作。2010年底,一汽集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2011年6月28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整体上市迈出坚实步伐。一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中,实现了由单一工厂体制向公司体制、再向股份制体制的重大转变。
企业管理:实现由生产型体制向全新模式的转变
与公司化体制改革同步,一汽开始探索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十五”期间,一汽再造管理流程。集团形成了“管功能、管流程、管机制、管素质、管信息、管资源”的职能管理模式,做到“正常时服务,异常时监督”,实现了行政管理与董事会、监事会运作模式的有效结合。
“十一五”期间,一汽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流程、完善了管理标准、健全了规章制度;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行TPS管理方式。
产品结构:实现以轿车为主的产品格局 形成全系列自主品牌阵容
入世后,一汽通过重组天汽,与丰田公司、马自达公司合资合作、技术合作,使轿车产品链由红旗、大众、奥迪,扩展到包含夏利、丰田、马自达的六大系列,形成了以轿车为主的新产品格局。
2006年7月15日,一汽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红旗盛世在长春下线;8月18日,一汽精心打造的奔腾轿车上市,自主研发的“和谐·示范车”威志同日也在天津下线,标志着一汽高端轿车、中级轿车、经济型轿车研发成功。一汽自主产品链由原来的“解放”、“红旗”、“夏利”三大系列,扩展到包含“奔腾”、“威志”的五大系列。
战略布局:整合国内外汽车资源 走出经济山海关
从“十五”开始,一汽着手整合国外内汽车发展资源,逐步完善企业布局。
2002年,通过天一重组,一汽实现了与丰田的联手,通过控股川旅、重组吉轻厂,并在战略上实施退出项目,建立起东北、华北和胶东、西南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华北和胶东建设使一汽走出了经济山海关;成都、曲靖、柳州基地的建设,让一汽走进了大西南;无锡、浦东工厂的建设使一汽走进了华东。一汽解放卡车新基地、一汽轿车二工厂、一汽-大众二厂等建成投产;一汽-大众三厂、四川一汽丰田长春工厂、一汽通用长春工厂等新工厂建设的顺利进行,使东北基地、华北基地、西南基地稳步发展,并迈开了布局华南基地的脚步。
如今,一汽年产能达到223万辆,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137亿元。
企业销量:从年产40万辆跃上200万辆平台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一汽集团年销量从40万辆跃上了200万辆的规模平台。
2004年,一汽集团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第一个百万辆级的企业;2010年,一汽全年自主产品销量达到103.8万辆。2011年,一汽销售各类汽车26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94.3亿元,实现利润323.9亿元,在国资委2011年度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位居A级企业的第十位。
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整车业务 战略合作不断延伸
一汽在不断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从2001年至2011年,一汽年整车出口由3000辆增加到10.91万辆,累计出口各类整车近23.8万辆;形成了俄罗斯、南非等战略市场,发展了越南、乌克兰、阿尔及利亚等重点市场,开拓了朝鲜、巴基斯坦、叙利亚、安哥拉、乌拉圭、秘鲁等机遇市场。
目前,一汽已在巴基斯坦建成单班年产1500辆CKD解放卡车和2000辆微型车的工厂并投入运营,解放卡车第一次实现海外建厂。在埃塞俄比亚,夏利N5轿车组装出厂,一汽首次实现轿车在海外散件组装。
2011年12月8日,一汽海外事业部成立,标志着一汽的国际化发展步入了正规化、组织化、系统化的发展轨道。
合资合作:加速自主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
没有开放合作就没有高水平的自主发展;没有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汽通过不断深化与大众、丰田、马自达公司、通用的合资合作和技术合作,不仅丰富了产品线,扩大了市场销售,更重要的是引进了技术和管理,在学习中消化,在吸收中创新,把世界汽车百年发展的厚重积累,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强大支撑。通过组织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到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公司进行全方位的中长期培训,并在合资企业中定期输送和轮换业务骨干,为加快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主创新:做实自主 能力不断提升
为保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汽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一汽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20.9亿元,形成了商用车全系列和经济型轿车、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的自主开发、试验、试制能力;推出了红旗HQ3、红旗H7、奔腾B70、奔腾B50、欧朗、威志、新夏利、森雅、J5系列卡车、J6系列卡车、L501轻卡等整车产品。一汽现已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总成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子等229项核心技术,拥有专利技术2143项。
“一汽解放第六代J6重型系列商用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开发”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惟一特等奖、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新中国60年庆典研制的红旗检阅车,获吉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造福员工: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近十年是一汽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汽员工最感殷实的时期。2002年一汽员工平均工资为全国工资水平的1.8倍;“十五”末期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17%;“十一五”期间,一汽员工人均收入每年增速达到21.6%。在提高员工收入水平的同时,一汽提高员工住房公积金的基数,推行和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了员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的“四道防线”。
遵循“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核心价值理念和“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的经营理念,践行“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促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使命,一汽人正在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肖行)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