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7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和截至6月底的汽车进出口数据。
2010年7月份,全国汽车产量完成123.80万辆,环比降低4.34%,同比增长12.88%;销量完成105.62万辆,环比降低6.70%,同比增长17.18%。其中,7月份乘用车生产94.91万辆,环比降低2.89%,同比增长12.82%;销售82.23万辆,环比降低3.44%,同比增长15.43%。商用车生产28.89万辆,环比下降8.80%,同比增长13.09%;销售23.39万辆,环比下降16.58%,同比增长23.77%。
1~7月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71.03万辆和824.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42%和28.58%。其中,1~7月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29.74万辆和629.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35%和24.47%;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1.29万辆和194.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7%和43.97%。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汽车库存周期逐月增长势头依然延续,由6月份的55天增加到58天。其中,商用车库存周期由49天增加到50天;乘用车库存周期由57天增加到60天,已达到正常库存周期的上限。
汽车进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汽车累计进口38.81万辆,同比增长166.16%;累计进口金额为14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64%。汽车累计出口25.04万辆,同比增长55.86%;累计出口金额为3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3.07%。从进出口数据估算出的单车进口价格约为3.74万美元,单车出口价格约为1.25万美元,两者价差达2.49万美元,进出口汽车的档次差距明显。中汽研的资料显示,汽车进口主要来源于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四国,1~6月份由以上四国进口汽车数量占比为81.49%,进口集中度较高;中国汽车主要向叙利亚、越南、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国出口,出口集中度相对较低。
谈到7月份行业运行的特点,中汽研主任赵航介绍,7月份多款新车上市、经销商降价促销力度不断加大,以及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初显、多项利好政策延续,促使乘用车市场仍然表现良好;而商用车市场季节性变化规律十分明显,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专用车等四类细分车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具体而言,首先,2010年7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环比分别下滑4.34%和6.7%,按以往的市场运行规律看,出现了正常的小幅回落,但同比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其次,商用车产销量环比下降幅度较乘用车分别高出5.91和13.14个百分点,商用车环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乘用车,商用车市场季节性变化规律更加明显。再次,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于6月28日发布第一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实施一个月以来,在乘用车整体销量环比下降3.44%的背景下,第一批节能目录中涉及的16家生产企业的71款节能汽车产品7月份销量较6月份增长11.75%,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拉动效果十分明显。最后,7月份1.6L及以下排量轿车销售39.73万辆,占轿车销量的67.91%,较激励政策启动前的2009年1月时的62.11%上升了5.80个百分点,增幅十分明显,从而使得轿车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展望8月份的行业运行,赵航认为,由于高温假及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量可能将继续走低;同时,由于8月份是历年汽车销售淡季以及经销商已经形成的明显库存压力,预计8月份汽车市场将会走弱。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