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被冒领的节能资金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29
分享到:
  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三款科目”资金5.56亿元;29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三款科目”资金2.26亿元用于生产经营、业务经费等支出;217个项目单位以“报大建小”、重复申报等方式违规获得“三款科目”资金8.35亿元。
  点 评: 这一桩“闹心”的新闻———国家的好意被某些不守规则的企业钻了空子。中央财政发出节能补贴的本意是,通过以补代奖、补贴终端消费者等方式支持地方和企业实施资源能源节约利用项目,鼓励居民购买节能产品、促进节能环保政策实施并拉动消费。然而,一些企业包括几家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却从中看到了“发财”的机会,通过种种手段骗取国家补贴。当然,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文化创意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等项目中骗取补贴的现象也时有耳闻,甚至出现了一些纯靠补贴过活的公司。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商业的规则何在?企业的诚信何在?政策监管机制何在?这些骗子怎么就什么都不怕呢?
  (本报记者 芦丽琴 整理点评)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