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举办后,两年一度的展会就成为了北京市民的饕餮盛宴,观展人数逐届上升。4月25日,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来自2100余家国内外厂商携89辆全球首发车华丽亮相,让汽车爱好者大饱眼福。据车展组委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25日、26日的专业观众日共有15.3万人观展,在27日首个公众日又迎来了另一波观展高潮。由于前往展会的客流大幅增加,致使新国展地区及相关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本届车展展车共计990台;全球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全部报名参加了本届车展;几大国有汽车集团也倾力参展。靓丽的新车,是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自主品牌羽翼渐丰 不当车展配角
国际车展向来都是国际汽车大品牌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然而在2010北京国际车展,这一格局被彻底改变。车展的亮点不再集中在外资企业及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无论是参展规模、车型数量和技术水平,自主品牌在全面追平、超越外资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在车展上已不是配角。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北京国际车展上,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的平台架构已搭建丰满,不同档次的产品一应俱全,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商品力得到大大提高。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中国一汽总经理徐建一正式公布了中国一汽的品牌架构:“中国一汽”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品牌,下辖“中国一汽”和“红旗”两个伞品牌。“中国一汽”伞品牌涵盖红旗品牌之外的一汽自主乘用车和商用车。“红旗”伞品牌定位于高端乘用车和多功能车。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掌握乘用车从A0级到E级全系列和商用车全系列产品自主平台研发能力的汽车企业,在本次车展中,中国一汽单独设立了一个技术总成展示区,集中展示一汽自主研制的13款发动机及总成,其中包括乘用车平台7个系列,商用车平台6个系列。
而在吉利展台记者看到,吉利以超过3000平方米的展台面积成为此次参展规模最大的自主品牌厂商。展区共54件展品出展,包括39件整车展品、14件动力总成展品和1台独特的模拟器,其中属于首次亮相的全新车型共有11款。保守估计,开展以来,每天参观吉利展台的人数超过3万人。
作为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江淮汽车此次以“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震撼登场。室内和室外2095平方米的展位面积,共计28台展品(13台乘用车、8台商用车、5台发动机、2台万国重卡)形成江淮汽车参展规模和阵容最强大的一届车展。
从此次北京车展自主品牌的表现看出,中国自主车企在开发上已突破单一品牌、单一产品的局限,而是在推出自主动力系统的基础上,致力于产品平台的建设,完善自主品牌的产品谱系。
新能源车百花齐放 掀起绿色风尚
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绿色畅想未来”,新能源车无疑是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参展的新能源车达95辆,几乎占全部展车的1/10,其中约30辆新能源车将于年内量产上市。
自主品牌中,作为中国三大汽车厂商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共展出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4辆,包括东风风神ISG、东风风神第二代I-car电动概念车、东风风神S30BSG、东风帅客纯电动车;吉利6款新能源车型首次整体亮相,其中5款预计都将在两年内先后上市。中国一汽在北京车展发布了9款新能源车。
在车展现场,无论是豪华车品牌保时捷918Spyder以及奥迪推出的e-tron,还是本田展示的电动概念车EV-N、混合动力汽车CR-Z和INSIGHT,抑或自主品牌中比亚迪推出的F3DM双模电动轿车、e6纯电动轿车,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为本次车展刻上了节能环保的印记。
有评论认为,本次车展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拐点”。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对此认为:“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批量投入使用,还有很多障碍,国内目前缺乏新能源汽车的配套环境。”
豪车品牌突围 中国车市寻商机
“冰岛火山灰尘是不可能阻挡我来参加北京车展的步伐的。”戴姆勒奔驰全球总裁蔡澈在北京车展媒体日的奔驰新闻发布会上说。和蔡澈一样,宝马集团董事长雷瑟夫、大众汽车董事长文德恩、奥迪董事长施泰德、法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费立萨在内的等几乎所有汽车巨头都亲自披挂上阵,向全球媒体表示了对中国汽车市场高度的重视。
媒体日第一天,法拉利旗下最新车型599GTO首次在中国举行全球首发,路虎首次携全系车型亮相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奥迪A8L、宝马新5系Li和奔驰新E级长轴距轿车都作为“中国专享”车型在车展全球首发,无一不透露着海外豪车企业掘金中国汽车市场的决心。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中国已成全世界奢侈车的主导市场,来自全世界的汽车厂商都在北京车展上亮出了各自的‘看家宝’,以最新车型和技术来拉拢中国高端消费者。”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宾利、劳斯莱斯、保时捷、法拉利、宝马、奔驰、奥迪等展台人满为患。“中国已经成为了奥迪、宝马、法拉利等豪华汽车品牌的全球最大市场,随着中国精英阶层财富的不断增加,豪华车的销量趋势将会是只增不降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如是说。
整、零两地展示 老国展略显冷清
本届北京车展首次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两个展馆同时举行,以新国展(天竺)为主展场。新馆有9个独立又相互连通的展览空间,集中展示整车和少部分零部件巨头企业产品;旧馆集中展示零部件及汽车用品。
记者了解到,国际著名零部件厂商博世、博格华纳、DENSO、麦格纳、NSK、阿尔派、普利斯通、邓禄普等超过1500家企业参展本次北京车展。其中,博世、博格华纳和部分轮胎企业展台在新国展,其余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在老国展10个馆内展出。从参展厂家来看,汽车配件企业、汽车电子企业参展数量较多,汽车用品企业参展数量较少。相比于新国展,老国展略显冷清,前来观展的人多为商业洽谈而来。
峰会论坛、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与车展同时进行的,是十几场由协会、媒体主办的技术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新浪汽车共同主办“2010全球汽车领袖峰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汽车论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凤凰网汽车、新华信在京联合举办“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政策研讨会”等。此外,几乎所有媒体都启动了车展评选调查活动。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编辑部首次搭建展台,并在现场派发车展专刊,同时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评选等方式推出2010北京车展“我最欣赏的展车”网民评选活动。在公众日第一天,许多观众都来到了本报展台参与“我最欣赏的车”现场评选活动,并获得由美国TRW公司提供的小礼品。中国工业报社社长陈卫、总编辑杨青还亲临展台,向前往展台的观众派发车展专刊;同时,包括博世、博格华纳、徐工、一汽、长城等很多参展车企人员都来到展台与记者沟通。据了解,目前本报在车展现场共收回了近500份评选调查,发放车展专刊6000余份。车展结束后,本报将公布评选结果,幸运者可获得由东南汽车提供的精美车模。
本届北京国际车展组委会为照顾更多的观众,将展会延长到5月2日,届时,车展将迎来最大的人流高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