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要求有所提高,并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要求,建立“叫停”制度。《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是工信部对2009年6月17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一次政策升级。早在2015年8月,工信部就启动了政策相关起草工作,又在2016年8月启动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历时两个月至10月完成讨论和修订工作,最终在10月20日工信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去年10月便通过审议,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对外公布。
《规定》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范围,并将范围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针对政策出台背景,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在解读中称,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不少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不足,产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相应增加。2011年以来,我国发生了31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其中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分别达到9起、8起,加强安全管理刻不容缓。2009年发布的《准入规则》),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
一汽与奥迪签署十年商业计划
1月16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与奥迪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奥迪公司)在长春正式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
据了解,双方针对在21项核心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达成高度一致,以此作为未来工作开展的共同依据。按照计划内容,未来将继续扩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线,从而覆盖豪华品牌最重要的六大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型及其相关的服务领域将成为今后合作中新的重点。同时,双方约定在继续深化现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未来十年将广泛地在全新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包括:智能互联、移动出行、联合数字化项目、金融服务合作等众多核心业务领域。此外,为了更有力地支撑未来合作事业的发展,双方约定将持续提升一汽-大众本地化能力,在提高一汽-大众的研发及新能源能力,以及模具和焊夹设备制造能力等方面也将开展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合作。
中国规模最大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站投入运行
1月17日,中国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站在北京正式投入运行。该快充站运用最新技术,一次充电仅需15~20分钟。
据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史景坚介绍,该快充站共配置100台直流快速充电桩,均采用最新60千瓦快充技术,充电能力更强,充电效率比以前的快充桩提高近1倍,仅需要15~20分钟即可完成普通电动乘用车的电量补给。
由于该快充站运用最新的充电技术,可将充电时间大幅缩减。根据初步测算,100台直流快速充电桩,日均最大可提供5000余次充电服务。
该快充站位于首都核心区的天桥艺术中心地下停车场。史景坚介绍说,之所以选在此处建设充电站,主要考虑天桥艺术中心毗邻自然博物馆、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具有人员密集、车流量大的特点。
史景坚说:“这几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加大了公共快充桩的建设力度,其中在房山区、昌平区等交通枢纽,以及石景山区、亦庄开发区等大型商超公共停车场都建设了公共快充站点”。
(本报综合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