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内燃机行业内往复传递。一汽锡柴奥威发动机在新疆和田地区书写了200万公里无大修的传奇,刷新了历史记录。时隔3年后,2016年,锡柴优质用户之家——奥威百万公里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用户成功实现“百万公里无大修”。
作为其中一员,河南濮阳地区彭中峰对锡柴奥威机情有独钟,他不无自豪的表示:“我一共有26辆350马力的锡柴奥威机,行驶里程都在120~130公里,均无大修记录。
不做“跟风者”做“追风者”
时下,内燃机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国际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入战局,不少国内品牌“内外交困”,众企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摆在企业面前的两条路泾渭分明,要么随波逐流,造大众化产品,在同质化角逐中拼命厮杀,寻求出路;要么审时度势,多维创新,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国内外市场力争上游。两种选择,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发展轨迹。
“我们不做跟风者,只做追风者。若是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随波逐流,让低价低质的产品流入市场,对企业品牌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我认为,以尖端技术打造高端品质、前端品牌,引领行业潮流,更有利于深层次挖掘自身潜力,企业发展才能历久弥新、老而弥坚。”一汽锡柴党委书记、厂长钱恒荣分析利弊头头是道,所持观点鲜明。
他指出:“当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有话语权与选择权还是用户。谁能打造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甚至能打好提前量,引领用户需求,谁就在品牌拓市之争上更有底气,聚集更多坚定的品牌自拥护者,成为销量与利润的双面‘赢家’。”
对此,一汽锡柴质量部张部长坚定的表示:“我们的质量管理思路清晰,目标只有一个——专业、用心智造,让用户满意的柴油机,让用户放心使用。”毋庸置疑,让用户满意成为了创造企业品牌价值的最有效的手段。
坚持“五不流”做“精细品”
保持创新技术的独创性,生产管理的先进性,一直是“互联网+时代”锡柴给人的深刻印象,这也是锡柴能够在这个智能时代稳当国内同行业领跑者的原因之一。
“关注竞争对手,可以让你学到什么,而不是固步自封。我们将引领技术潮流摆在优先位置,建立了培育尖端技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设备维修精英的工作室,加快创新步伐。借标排升级之势,我们发布更新换代产品,奥威、恒威、康威品牌国五系列发动机。”一汽锡柴研发部人员指出。
“国际汽车项目研究者约翰·克拉夫奇克率先提出了‘精益’,丰田将其衍生成一种管理哲学,与大批量生产相比所有投入‘精化’,人员、生产空间、设备投资均可降本,节省的资金可以用于新品研发,设计周期可以有效缩短,库存也可大幅压缩,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一汽锡柴生产部负责人介绍道:“品质精益化,是一趟没有终点的旅程。不懈坚持,靠的是企业高层与全体员工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梦想和热情。我们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实施精益生产,推行福特生产体系衡量指标(FPS),坚持五不流,即在不合格原材料和外购件不投产、不合格毛坯不加工、不合格零件不装配、不合格总成不装车、不合格整车不出厂。”
创新精进,管理精益,一汽锡柴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实施精细化工程,积极构建精益生产、精益管理体系,全流程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品质“源头”原料采购方面就层层把关,绝不让有瑕疵的零件入库,过程管理细节化、完善化。对生产经营各环节,他们都努力创新思维,想办法、出实招、下功夫,力求实现“三准“,即准确的产品、准确的数量、准确的时间,严肃杜绝浪费,确保输出品质精细且稳定,品种增多,产品的市场流动速度加快。
据悉,5月份,锡柴在生产车间上下掀起了质量改善的热潮,以目标管理、现场管理、全员改善等十大基础要素为切入点,积极解决生产效能与生产成本改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推进FPS,组织有效工作小组,抬高品质输出门槛,保证零浪费、零缺陷,优化生产能力,合理降本,成效显著。
截止目前,锡柴四大基地之一——惠山重型柴油机生产基地累计降本金额达数百万元。“精质降本的成绩斐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创新优化,针对问题,采取集中攻坚,个个击破。现在,包含‘国产设备非标易损件替代化研究降本’、‘M系列发动机缸垫涂胶工艺优化,节省生产成本’等15个优秀项目已通过厂级评审消项,切实解决了现生产中的成本、效率、质量等难点和重点问题。”一汽锡柴惠山重型柴油机生产基地负责人李欲晓讲起“精质降本”,不禁侃侃而谈。
(伊西文)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