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摩托车不仅是个人交通工具,而且还作为出租交通工具遍布街头。让人自豪的是,这些摩托车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洛阳。
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洛阳市对缅甸出口摩托车4.2万辆,占摩托车总出口量的 34.2%。缅甸已成为洛阳的摩托车第一出口大国。
缅甸只是洛阳摩托车出口的一个亮点。据海关最新统计,上半年,洛阳市出口摩托车高达 12.3万辆,同比增长7%,创历史同期新高,“半年考”取得不错的成绩。
“创新高”背后的新特点
“洛阳造”摩托车大批量走出国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仔细分析上半年相关数据,仍能发现其呈现的四大新特点。
中小排量摩托车是“主力”。上半年,洛阳市出口排量小于或等于150毫升的摩托车12.1万辆,同比增长6.1%,占全市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8.2%。同期,最抢眼的亮点是,洛阳还出口了280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助力脚踏车,实现了该类车型出口“零的突破”。
东盟、摩洛哥为“主要出口市场”。上半年,全市对东盟和摩洛哥分别出口摩托车5.4万辆和 3.3万辆,分别占同期洛阳出口摩托车总量的 43.9%和27.2%。对摩洛哥的出口量更是同比增长了86.1%。另外,对加纳、孟加拉国、贝宁、阿尔及利亚和多哥出口的摩托车总和,占到了全市摩托车出口总量的20.2%。这一时期,洛阳市还新拓展了厄瓜多尔、土库曼斯坦、阿联酋等9个新兴出口国家。
中外合资企业“领衔”出口增长。上半年,全市中外合资企业出口摩托车7.5万辆,同比增长30.9%,占同期洛阳摩托车出口总量的61%。私营企业也不甘落后,半年出口摩托车0.15万辆。
龙头企业“引领”出口。上半年,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和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擎起”全市摩托车出口的“龙头”,两家企业分别出口摩托车7.5万辆和4.6万辆,其中,北易公司的出口量同比增长30.9%。两家龙头企业上半年出口摩托车占全市摩托车出口总量的 98%。
两大因素助力“创新高”
去年以来,作为洛阳摩托车出口的重要市场,东盟和非洲的经济恢复情况良好。与此同时,摩托车作为这些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需求量大增。在当地经济企稳的大好形势下,中小排量摩托车的刚性需求不断回升。这些都极大提高了洛阳摩托车制造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显示,非洲个人消费规模已经超过印度和俄罗斯,其消费能力的增强使得非洲地区对我国摩托车进口的需求不断攀升。
抢抓一系列利好机遇。上半年,洛阳市对非洲和东盟分别出口摩托车5.42万辆和5.4万辆,其中对非洲出口罕见式增长21.5%。
除了非洲、东盟青睐“洛阳摩托”这一因素,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被打破也助推了摩托车出口创新高。
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被打破。短期来看,对出口企业形成利好,有利于缓解企业持续上升的汇率成本压力,提升企业的接单能力和出口价格竞争力。
摩托车出口面临新挑战
“创新高”值得骄傲,但国外同行竞争力持续上升,将进一步加大“洛阳摩托”的出口难度。
据洛阳海关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摩托车出口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 2013年以来,这些新兴经济体利用自身制造成本更为低廉的优势,加快对我国企业出口市场的蚕食步伐。在国际市场上,印度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摩托车性价比已经超过中国制造的摩托车,这对洛阳摩托车出口构成较大威胁。
另外,各国相继提高技术准入要求,也使洛阳市摩托车出口面临新挑战。
目前,我国摩托车出口的目标市场在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例如,今年 3月8日,欧盟发布法规,对机动车型式认证框架指令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巴西政府日前也开始实行该国的国四排放标准,该排放标准相当于欧盟的欧Ⅳ排放标准。而同样的排放标准,欧洲将在2016年开始实施。
各国相继提高技术水平要求,洛阳摩托车出口“任重而道远”。
洛阳在摩托车制造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和技术优势。面对新挑战,洛阳市经济界人士认为,这是一次倒逼自己快速发展、良性发展的难得契机。
(河南省政府网)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