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出行”商业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智能出行、共享出行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像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一样,随时随地开走一辆“共享汽车”,构建更大的城市交通生活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用车效率的分时租赁服务,成为共享出行追逐的热点。对于不少人来说,分时租赁这个词还很陌生,但在汽车共享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其实分时租赁早已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不限里程、最低0.25元每分钟,最高0.6元每分钟、无人值守模式,24小时提供租车服务。云杉智慧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驾呗”继抢占广州市场之后,近日登陆三亚市的热门旅游景点,为众多游客和市民提供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服务。
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受到热捧的背后,挑战也更加的凸显。投入大,车辆的大规模投入对资金的要求更高;充电难,充电桩配套设施不完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速度无法满足急剧增加的电动汽车车辆需求;车位难,燃油车车辆占据纯电动汽车车位;人力成本高,服务标准不统一,市场不规范,越来越制约着分时租赁的健康发展。
对此,作为国内首批进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的拓荒者崔睿哲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大家都知道,分时租赁市场目前还没有盈利的公司,那么凭什么有信心能够盈利呢?分时租赁的盈利模型是合理的,但这与企业模式、规模、效率、成本等等都有关系,只有将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位,才有可能盈利”。
分时租赁在越来越多的厂商争夺市场下,什么样的优势才是优势?
崔睿哲认为,首先是车辆多,前期采用自购模式,通过重资产投入,获得最低的车辆成本,从而进行大规模的车辆投放。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创业公司都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车辆,造成成本在初期已经非常高昂而无法形成规模。
其次是充电方便,拥有大规模的充电站桩群,通过自有的充电网络,在充电成本上具备优势,同时,通过自身的建站能力,能够很好地为分时租赁提供保障,而分时租赁又是充电桩最大的客户,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充电桩闲置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智能算法,云杉智慧能够实现对车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调度,甚至可以通过用户实现车辆的自然调度能够对车位实现动态调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异地取还车,而不是靠人力去运车。基于出行大数据进行三网协同,云杉智慧能够更科学地规划分时租赁网点和充电网点,使每一个网点都能够高效利用。
去年10月,云杉智慧“驾呗”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首次登陆广州大学城试水分时租赁时,短时间内用户累计达到微信粉丝12000人,注册人数6000人,平均单车被租用次数2.1次,日均单车租赁时长最高达到12小时。在试水广州大学城备受欢迎之后,云杉智慧抢滩热门旅游城市三亚,未来还将依托全国的几十个子公司,继续探索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以及旅游城市的分时租赁模式,快速地将业务进行落地,实现弯道超车。 (陈婷)
作者:zj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