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字路口的东南汽车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32
分享到:
    在车市下滑之际,关于东南汽车重组的消息也再度泛起。
  日前,东风汽车公司欲重组东南汽车的消息已在坊间广为流传,这是继北汽和广汽之后,近年来东南汽车“追求者”中最具重量级的汽车集团。而东南汽车的大股东福汽集团也在谋划新的思路,欲将东南汽车一分为二,分别与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彻底解决东南汽车发展中一直存在的股权纠葛问题。
  是走重组之路,依附于大汽车集团发展,还是彻底理清发展道路上一直存在的股权问题,走真正独立的发展道路?东南汽车正徘徊在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
  股权纠葛
  股权对等是国内多数合资车企采取的方式,但东南汽车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即以福汽、台湾“中华汽车”、日本三菱各占50%、25%、25%股权的三方合资模式进行合作。东南汽车这样的股东构成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股权纠葛难以理清的复杂局面,进而衍生出后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导致了目前的局面。
  在东南汽车的三家股东中,中华汽车是由裕隆集团和福汽集团合资组成的企业。台资的加入令本就复杂的股比状况更加纠结。在长期未达到利润预期后,台湾“中华汽车”的母公司裕隆集团便失去耐心,于去年12月与东风汽车在杭州合资组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由于三菱在东南合资公司中的出资比例较低,使其在外界看来对于东南汽车发展的指导不甚积极。按照当初合作三方协定的内容,东南汽车总经理由台湾“中华汽车”派遣,但其汽车产品和技术则主要源于日本三菱。汽车企业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技术和产品,而日本三菱在东南汽车中占据股比过低导致话语权不足,这也使得2006年三菱入股东南以后,东南车型推出速度十分缓慢,而且仅限于轿车。
  三菱汽车一直努力通过增持股份来得到话语权和更大利益,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合资企业中有“外资不能超过50%”的规定,台资也属于“外资”的范畴。三菱集团若要增持股份,必然是分中华汽车的那一杯羹,而作为两岸合资典范的东南汽车又不能单纯从资本角度来决定其战略走向,因此三方股权问题一直搁置。
  在华发展策略一直难以全面铺开的三菱,曾表示“持股无法达到50%之前,三菱将不会再引进新车型”,正是对目前股权结构的抗议。在多次试图增持股份增加话语权失败之后,三菱便转向广汽集团,以广汽长丰为基础,设立三菱汽车和广汽集团各出资50%的合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话语权的提高将使三菱汽车在华引进车型、运营计划以及生产能力方面的重心毫无疑问地转向广汽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三菱和中华必定会把更多的优质资源转投新合资公司,三方持股的东南汽车处境也将变得更加窘迫。
  福建地方政府对东南汽车重组或自主发展的路线也一直游移不定。然而无论是筹划重组还是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股权纷争都是东南汽车必须首要扫除的障碍。在今年汽车市场大滑坡的背景下,东南汽车自身提振乏力,如今又面对被合作伙伴三菱边缘化的步步紧逼,何去何从的确考验着大股东福汽集团乃至地方政府的智慧,其股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如何理顺股权关系、管理关系,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模式是东南汽车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福汽相关人士如是表示。
  分拆自救
  自去年以来,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东南汽车的销量规模达到了12万辆,这也是其成立以来的销量最高峰,为东南汽车的独立发展带来了信心。而且,在福建省建设“海西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福建为数不多的大项目,两岸合作的东南汽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
  但是,在东南汽车中处于小股东角色的“中华汽车”和三菱汽车,自去年到今年,相继成立了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东风裕隆和广汽三菱。这对于东南汽车来说意义不言而喻,其在合资伙伴心目中的地位必将落在广汽三菱和东风裕隆的后面。在国家提出支持汽车产业重组政策的号召下,发展缓慢、年销量不过12万辆的东南汽车不可避免地成为外界揣测会被兼并重组的对象。而如今,在两大合作伙伴分别再寻“第二春”之后,东南汽车的发展前景更是不容乐观。
  今年年初,在东南股东的刻意安排下,有技术背景的左自生接替简清隆担任东南汽车总经理,东南汽车高层的调整已经表明福汽集团改变东南汽车命运的急迫心态。与此同时,福汽集团也在谋划新的思路。
  为了摆脱三方股权争执的尴尬局面,福汽集团正在力推“分割”东南汽车的计划,也就是福汽集团分别和三菱汽车以及“中华汽车”建立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将东南汽车一分为二,以拯救处于边缘角色的东南汽车。
  在福汽集团分割东南的计划中,东南的现有工厂以及规划中的新工厂,将分别属于未来的“中华”合资公司和三菱合资公司。实际上,东南汽车的东南品牌和三菱品牌早已经各自独立运作,销售网络和授权都已经分开了。
  据上述福汽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中华汽车”已经同意了这种“分割”计划,“前提是必须按照合资双方各50%的股权进行合作,才能激发各自积极性。”中华汽车有关人士如是说。
  但三菱汽车对此计划尚未表态。已有人告诫:“三菱汽车在和广汽建立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之后,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剩下了最后一个合资名额,三菱汽车肯定要将其中的利害权衡清楚再做决定。”
  业内人士则表示,这种分割可能会遭遇到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阻碍,分割之后形成的两家公司的整车生产资质如何获得等都值得关注。
  东风搅局
  近年来,东风汽车的发展一直非常平稳和谨慎,除了启动自主品牌风神汽车之外,几乎没有新项目注入。而最近传出了东风汽车重组东南汽车的信息。如果成真,将是东风汽车近来少有的大动作。
  “他们最近确实在动!”一位消息人士告诉笔者。据未经核实的消息,东风集团高管最近密赴台湾、日本,东南汽车中日两方高管也回营密商。很有可能,汉口开往福州的舰队已经秘密起航。
  笔者随后致电东南汽车,公司总经办表示:“我们内部完全没有听过这个事,都是网络传言,不需要去理会。”然而一位接近东风汽车的业内人士却透露,这个事情在一两个月之前就已启动,不过目前处于高度保密阶段,具体进展如何还不知道。
  7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也对此做出回应:“虽然现在还没有接触,但是不排除日后接触的可能性。”徐平的话,被看做是“郎有情”的一种体现。在政府提倡兼并重组的背景下,东风汽车在保持现有格局的同时,如何在三大汽车集团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多年以来“大东风”战略一直有个短板,那就是自主乘用车板块,因此肯定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7月初,东风汽车内部进行了8年来最大的机构调整,确立了东风的“大自主”战略,并提出要在2015年完成200万辆自主乘用车的产销目标。2010年,东风汽车集团销量达到272万辆,首次超过一汽集团,仅次于上汽集团。虽然规模处于第二位,但是经营效益在国内的汽车集团中却居于首位。一方面,良好的经营效益为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东风汽车也需要新的投资来保证日后的持续增长。如果东风汽车重组东南汽车得以成行,那么,在“大自主”和“大板块”上都会收获不小。目前,东南汽车的自主品牌轿车和最近上马的微车,都会为东风汽车带来自主品牌增量的业务板块。在这种情况下,一位相关人士表示,东风汽车重组东南汽车绝不是无中生有。
  业内人士认为,与广汽和北汽相比,东风实力最强,而和东风汽车合作融洽的裕隆汽车,将为东风汽车和东南汽车的重组,承担起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
  然而,如果东风集团真的有意接盘的话,如何解决东南汽车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才是关键。复杂的股权结构,加之特殊的战略意义,使得东南汽车的重组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汽车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就业和配套产业的拉动力量,是各地政府都非常看重的。“东南汽车的发展路径,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判断。作为福汽集团最优质的一块资产,东南汽车很可能会被保留。”一位接近福汽集团的消息人士说,福建省对是否出让东南汽车至今仍未拿定主意。
  尽管东风集团收购东南汽车一事很有可能是罗生门,但对于东南汽车来说,既有各大汽车集团的觊觎,又处于被合作伙伴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局面,确实要尽快找一条出路了,无论是选择与大汽车集团进行重组,还是分别与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建立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都意味着东南汽车新一轮整合风暴已在所难免。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