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发布一系列救市政策之后,中国汽车市场一跃登上全球汽车消费大国的宝座。据中汽协会统计,2010年前九个月中国车市延续了上一年高增长的趋势,2010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将会达到1700万辆。然而,时至今年年底,连续两年刺激汽车消费、拉动车市增长的优惠政策———“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7.5%税率征收购置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到期。此外,车船税法政策改革对车市的影响,以及汇率上升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影响,也成为了近期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某方面讲,中国车市属于政策市场,不仅涉及业内,也与消费者相关。因此,就目前汽车消费政策走势,本报记者近日分别采访了中汽协会领导、行业内资深专家、生产企业相关人员以及汽车销售终端市场的主要负责人。
董扬:替代车购税优惠的调结构政策应尽快出台
本报记者 刘姗/文 王梓函/图

针对明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优惠政策以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即将退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10月2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建议,在中央“调结构、转方式”的思路下,为汽车产业调结构做出很大贡献的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应延长,不宜明年退出市场;或者在明年优惠政策退市之前,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替代政策,以调结构促汽车产业节能减排。他同时强调,车船税法改革政策不能替代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不应混为一谈。
车购税优惠政策退市或致大排量车增长
“我认为,单纯刺激汽车市场增长的政策可以退出。但是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支持农用汽车发展等可以起到调结构作用的政策不应明年退市。”董扬向记者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品种销量达到719.55万辆,市场比重为70%;尽管在2010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幅度缩小,但据统计,2010年1~9月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68.24%。
“从这些数据来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整体步入了可持续状态,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董扬分析说。同时记者从财政部网站上看到,今年前九个月我国财政收入中,车辆购置税完成1264.05亿元,同比增加445.98亿元,增长54.5%,这主要是受汽车销量较快增长和今年起对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由减按5%调至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的影响。此外,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9月,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直接拉动农村汽车摩托车消费超过1100亿元。“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效应不仅拉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汽车市场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结构调整的效果,且促进了社会向低排放、节油的方向转型。”董扬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从国民经济角度来讲,汽车产品的高速增长符合国家调结构、扩内需的要求。”
谈到业内对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退市引发的担忧时,董扬认为,优惠政策退市会导致明年汽车销售总量减少,但对车市影响有限。他坦言,最担心的不是市场萎缩,而是由于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政策的退出,导致大排量汽车增长,致使节能减排的导向作用逆向调节市场。“我担心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力度下降,很多人都奔着大排量汽车去了。”董扬说。
车船税更适宜按照车价征收
近日,有媒体透露,根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车船税法草案,我国乘用车车船税的计税依据,将由现行统一计税,调整为按发动机排气量大小分档计征。根据草案,占现有乘用车总量58%左右的排气量在1.6L及以下的小排量车,税额幅度降低或保持不变;占现有乘用车总量3%左右的排气量为2.5L以上的较大和大排量车,比现行360~660元的税额幅度有较大提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按排气量征税可基本体现车船税的财产税性质,体现鼓励使用低能耗、低排放的小排量汽车的政策,从征管角度看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而10月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第二天,会议分组审议了车船税法草案。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车船税统一以排量作为计税依据缺乏合理性,车船税作为一种财产税,更适宜按照车价征收。部分委员指出,车船税法草案的相关规定并非能够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董扬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车船税舍弃与价格挂钩而以排量为划分标准“法理不通”,而且按照排量征收不利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税收改革应遵循中立原则,也就是说,在税收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结构,不应在汽车税费体系未调整的前提下单独提高车船税。”董扬明确表态。据了解,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汽车使用税制都在逐渐转向与油耗或碳排放挂钩,美英等发达国家主要通过燃油税来实现“多开多交、少开少交”的调节功能。
人民币升值对车企出口影响有限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幅下降46%。2010年1~2月开始,汽车出口逐渐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中汽协会最新统计,今年前九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同比累计增长76.79%。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利弊并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以内,对汽车企业出口额影响不大,因为出口量小。”董扬表示。
专家:政策的变化将是引起市场和产业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报记者 曾才豪
“未来中国汽车的具体走向,仍然不好判断。”这是本报记者就明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采访汽车行业专家而得出的结论。专家认为,影响我国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政策的变化将是引起市场和产业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表示,从今年汽车产销情况分析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和今年实行的汽车优惠政策有关,优惠政策不仅带来了汽车产业发展、销售、环保等多方面的正面效果,还让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获得了提升。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对是否延续做正面回复,因此赵英表示对明年的市场预测还不太好确定。
国泰君安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张欣也对明年的市场具体走向表示仍需要看国家政策决定。张欣认为,政策因素和汽车使用成本的影响将共同主导明年的汽车市场走向。他说,汽车使用成本的变化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随着城市拥堵,一些城市正在酝酿限制汽车的使用率,这种限制以及越来越拥堵的用车环境,促使消费者重新审视购车的必要性。另外,今后持续攀升的油价会让消费者的用车成本增加许多,今后很多人可能买得起车养不起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进一步抑制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明年的优惠政策一旦取消,将会更加导致市场销量不景气。
相比优惠政策,行业专家认为即将实施的车船税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不大。根据已公布的车船税草案,现有购买小排量车型的用车支出并无变化,对购买大排量车型的车主来说,由于消费心理完全不同,增加万元的支出也并不会影响其购车需求。从汇率方面来看,我国汽车的出口目前基数较小,汇率的变动仅限于部分汽车出口企业,因此相对于大多数主战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专家分析其影响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专家对汽车产业的具体走向表示并不明朗,但仍对明年的汽车市场表示乐观态度。新华信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回玉梅认为,由于汽车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在今年国家即将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汽车行业也将作为国家规划的重点行业之一,因此她对今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判断也比较乐观。对于目前影响到明年汽车市场的因素,回玉梅认为相比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及消费者的资金累计,汽车使用成本的上升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她分析说,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即使是一次油价的上调,最多能够影响到当月或者下一月的汽车销量,但之后汽车销量又将开始恢复。回玉梅还表示,即使影响明年的车市因素众多,但预计明年国内汽车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车企:关注汽车优惠政策明年能否得到延续
本报记者 曾才豪
近日,对于正在审议的车船税法草案,记者从汽车企业了解到,多数企业认为这一方案对我国目前的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并不大。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的产品大多集中在2.0L以下,特别是对于以小排量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即便是采用草案方案征收,也不会对小排量车主造成影响。一些企业表示,从我国现有的汽车消费结构来看,即便是提高中档排量车型及更高的大排量车型的车船税,也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多大影响。
相比车船税,国内一些企业更比较关注汽车优惠政策能否在明年得到延续的问题。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受汽车优惠政策及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如果明年汽车优惠政策取消,这对我国的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他分析说,汽车优惠政策的主要优惠对象在于购买小排量车型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仍然比较看重车价的优惠。“相对于一辆几万元的小车,即便是优惠一两千元也是很大的实惠。”在采访中,多数自主品牌企业表示希望这一优惠政策能够得到延续,以便保持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另外,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出现的城市拥堵问题,导致部分汽车企业担心明年的汽车市场景气程度。目前部分社会舆论将这一责任归咎于汽车保有量过多,部分城市甚至有可能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方式,这将导致市场消费者重新考虑购车需求及购车计划。事实上,不光如此,刚刚实施涨价的汽车燃油,也将进一步导致消费者未来的用车成本增加。这些负面的因素都将使今后的汽车市场变得扑朔迷离,汽车市场未来销量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因此,一些汽车企业表示,明年对整车企业来说将是相当艰难的一年。
汇率变动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和利润上。但从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企业表示目前对其影响较小,这主要源于我国当前汽车国产化率程度高及我国的汽车出口基数仍比较小。在生产成本方面,我国多数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采购都在国内进行,只有一些关键的并未在国内本地化生产的部分零部件会受到影响。在汽车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出口基数仍然比较小,特别是我国的整车出口中轿车出口价格相对较低,受汇率变化影响并不大。对于主要汽车出口企业的奇瑞汽车来说,今年奇瑞汽车共出口整车6.5万多辆,奇瑞汽车方面表示,目前的汇率变化对企业影响并不大,但需要注意的就是进一步观察未来的汇率走向。
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预测,明年汽车市场的增长不会低于10%,“如果今年销量超过1700万辆,那么明年达到2000万辆也不难。”他分析表示,除了国家层面对汽车消费的引导外,来自市场层面的需求也是明年汽车增长的一大因素。特别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汽车消费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汽车更新换代阶段,这部分市场将对未来的汽车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亚市高层:政策末尾效应或将拉动年底汽车消费

郭咏

颜景辉
本报实习记者 谌洁
10月27日,本报记者就目前行业内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汽车市场“风向标”———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负责人———副总经理颜景辉和商务信息中心部长郭咏。
至今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发布任何关于延长车辆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这两项政策的通知。颜景辉认为,如果优惠政策按期终止的话,这将成为拉动第四季度汽车消费市场大幅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郭咏也分析到:“如果优惠政策停止,将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十一、二月可能会出现政策末尾效应,部分消费者会将购车计划提至年底;另一方面,优惠政策的退出对明年的整个汽车消费市场来说是不利的,估计将导致减少十几万至几十万辆的汽车消费。”
针对目前媒体热议车船税草案,郭咏表示,新车船税草案的出台将造成大多数消费群体的用车成本上升,抑制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对1.0升以下的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对大排量汽车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有多大也无法预计。
同时,随着10月26日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居民的用车成本也再次被拉高。“用车成本的上升肯定会削减部分低端车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但是对于高端车消费者来说基本没有影响。”郭咏向记者表示。颜景辉则指出,从新车船税草案的出台以及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可以看出,宏观政策已逐步朝提高养车费用转向,这就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是要提高燃油利用率、产品质量及性能价格比。
日前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进口车上牌量超过4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5.5%。郭咏分析认为,进口车的热销与人民币的升值有着一定关系,并且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势必促成进口车的持续热销。颜景辉补充说,人民币升值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进口车的增长很可能对部分合资品牌的同级车型构成威胁。
最后,颜景辉和郭咏分别对年底北京车市做了预测。颜景辉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年底应该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库存危机,预计十一二月促销优惠范围可能扩大,但是北京车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价格战。郭咏则表示,降价与否则取决于各车型的具体销售情况,年销量不是经销商追求的终极目标,提高总体利润才是重点,所以年底某些经销商还有可能提高部分车型的价格来保证利润的增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