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4日是个寒冷的周末,北京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几度,但在钓鱼台国宾馆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会场,气氛格外火爆。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协办。中国工业报社作为论坛的重点合作媒体,也以所属的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新闻网、报社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组成的传媒矩阵,对连续两天大咖云集的盛会进行了实时滚动报道。
论坛上,来自官产学研的各方专家,围绕大会主题——“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就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论坛涉及的话题包括:行业新阶段的战略与政策,大变革时代的创新与融合,大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电动汽车发展的科技创新、行业管理、财政支持、交通、环保等政策,先进企业的战略与进展,驱动产业发展的新力量,国际经验与全球合作等。
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成绩点赞
刚刚过去的2015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年!从数据上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0471辆,同比增长3.3倍;累计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这些数字不仅让中国首次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也让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占比稳稳突破1%这个拐点。
论坛上,各相关部委负责人及主要车企代表,对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
论坛嘉宾、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表示,2015年,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动力电池与关键国产化进程加快,能量密度提升,成本明显降低,安全性能和工艺技术持续改进。
万钢的分析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局部地区出现集中爆发式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正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转变;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分时共享、O2O等商业模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的结论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驱动力,正由政策为主驱动转向市场和政策共同驱动。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发言中也肯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进步。他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进入了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发言中介绍,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亚迪排名第一,卖了31898辆!他并且评价说:中国品牌电动车成功已经走向国际。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介绍说,2015年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发挥先发优势,超前布局、快速推进,实现了纯电动乘用车2万辆的销售业绩,北汽新能源商用车也实现了销售1600多辆,均位居国内前列。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源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度的提升和消费网络的提升。
直面回应“补贴退坡”、“骗补”等问题
此次论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回避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拉动;成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整车共性技术开发能力还不强;智能网联汽车等技术储备不足;整车品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相适应,充电难问题突出;产品续航里程较低,后续维修保养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仍然存在较大的使用顾虑;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体系尚有待完善。
除了行业本身存在的技术及基础设施缺失等问题,与会者也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尖锐意见。
针对目前市场“骗取补贴”的问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目前,财政部正在效仿加州模式研究碳积分交易制度,以便在补贴退坡后,确保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断档。他强调,要坚决打击骗补问题,未来将提高政策补贴门槛,突出对技术优势企业的支持,在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大幅度提高标准,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建立市场化扶持机制。
楼继伟表还透露,财政部等4部委已联合发出通知,将对“骗补”等问题组织专项检查、严肃处理。他说,“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造假骗补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决不手软。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此外,代表们也谈到了“地方保护主义”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障碍。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说:“我们的车可以卖到欧洲的每个角落,但是有时候在中国还卖不到每一个省市。”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的无序竞争、投资虚火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发言中提出警示:电动汽车产业化刚刚起步,技术爬坡还有很大空间,决定未来竞争地位的基础是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他认为,企业在满足不断增长市场需求的同时,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创新技术、夯实基础、精益求精、确保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切不可昙花一现。
互联网大咖高调鼓吹重塑汽车新概念
当汽车与手机一样利用云端信息为人们提供服务,那么汽车的定义与存在方式将是又一种改变或者说是颠覆。在此次论坛上,阿里巴巴、百度、乐视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高调宣布,已经将服务目标瞄准了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并强力推广互联网思维造车理念。
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丁磊发出呼唤:互联网造车时代来了!他在发言中说,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未来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即未来出行方式是一个更节能、环保、高效、愉悦的过程,未来交通工具和外界互通互联。对此,丁磊自信地表示,乐视具有这样的能力。据介绍,乐视在2014年年底推出了See计划,公司将围绕打造电动车,来打造整个汽车互联网时代的生态。
由腾讯、易车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及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蔚来汽车,也在此次论坛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说,移动互联网与汽车融合,将重新创造汽车用户的体验,移动互联网对汽车的改变刚刚开始,电动车天生有利于移动互联。
在众多互联网大咖们看来,互联网的加入将引领汽车行业进入无人驾驶的全新时代!
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发表预判,提出无人驾驶车三年将能够商业化,五年内将能够普及。王劲指出,无人驾驶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因此百度将做自己汽车的大脑!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透露,清华大学正在对智能汽车产业化进行探索,他认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可以很好推进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这将解决电动车节能、智能和充电等问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想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邱昌恒就表示:“阿里巴巴不会再去做一辆车,这个世界上不缺一个车厂!我们希望在地图、音乐、支付等方面去支持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造出更好的车。”
此外,邱昌恒认为互联网可以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他指出,车厂现在都是先投资研发后,再从客户身上获得利润,但这个模式在互联网方面有所不同: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来做整车技术的设计,出发点是如何与互联网架构所融合。
在十几年中国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艰难过程中,互联网的进入又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商机。那么未来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像智能手机的出现一样出现智能汽车?这就是此次论坛带给业内的无限想象和期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