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是北京车展正式开幕日。与顺义新国展各大厂家使出浑身解数推广新车的热闹气氛不同,当日上午在老国展召开的的“2014北京国际车展汽车安全论坛”上,则散发着些许火药味。与会专家从强制性安全标准、国家法规执行现状,曝出一些厂商、包括大牌厂家对待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双重标准,不顾消费者安全,偷工减料,安全部件能省则省。
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高速公路迅猛发展,汽车车速不断提高,交通日益频繁,导致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使得预防事故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助理、用户工作部部长樊天顺认为,建设汽车安全社会,须强化汽车安全法制建设,落实二个主体责任。两个主体就是厂商和交通参与者,汽车厂商提供更安全的汽车产品,交通参与者合理使用汽车产品和路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赵丽丽指出,汽车厂商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赵丽丽
中汽国际副总经理 温忆梅
中汽国际副总经理温忆梅致词时表示,汽车安全不仅与道路有关,还与汽车厂商、零部件厂商、政策以及消费者都息息相关。
然而汽车厂商作为主要责任主体,似乎对中国的消费者不那么负责。樊天顺表示,目前市场环境促使厂家打价格战,追求价格而不是价值。汽车部件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集成品汽车价格下降,极有可能是生产者选用更廉价的原料降低成本而不是压缩利润空间。消费者往往花了高价买了一堆“垃圾”。
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助理、用户工作部部长 樊天顺
在安全产品配置上,一些合资公司对待中国和欧美市场的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来自浙江卫视著名的小强实验室专家汪英来指出:通过不断拆车,发现有的汽车厂家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省略了国外同类产品配置的防撞钢梁、头部气帘等主动安全设施。他同时爆料说,有的汽车顶部就是一张铁,铁皮下面就是硬纸板,事故中几乎起不到保护作用。
浙江卫视著名的小强实验室专家 汪英来
据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安全标准专家孙振东介绍: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一共有93项,其中汽车安全标准有69项,占74.2%。去年以来,国家新批准的汽车安全标准,涉及安全带、间接视野装置、雨刮器、汽车门锁等方面。未来的安全标准将推动和促进安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发展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并且要在参与国际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历了连续七个月市场份额下滑,逐渐失去价格优势的自主品牌也在价格战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汽车安全的考量被迫弱化;同时发展自主的主被动安全技术的支持也在减少。来自国内安全部件供应商万得公司总经理杨忠伟发言指出,希望中国自主品牌整车厂商支持发展中国自主的主动安全技术。
除了汽车生产者在汽车安全中应承担的责任,缔造安全的汽车社会也离不开消费者。著名交通管理专家郝满良表示,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部分是道路设计的原因,也有车辆自身的原因如轮胎设计不合理,但道路使用者的违法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专家表示将把下一代的汽车安全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赢得在场所有专家和记者的赞许。
万得公司总经理 杨忠伟
著名交通管理专家 郝满良
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安全标准专家 孙振东
论坛上还宣布启动征编《2014年汽车安全产品国民消费指南报告》,主办方与参会代表共同签署了《用安全的汽车产品打造安全的汽车社会承诺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