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与石油产业在经济转型中需寻求新技术领域合作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33
分享到:
   9月1日,在“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中石化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徐惠认为,近些年随着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其对石油产业的依赖逐步加大;而现阶段,二者在相互影响的同时,必须在新领域和新技术方面寻求结合点进行合作,才能够在工业领域的经济转型中取得共赢。
  徐惠表示,随着汽车工业对油品需求的增加,石油化工工业也得到较好发展。200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2.11亿吨,到2011年已达到4.58亿吨,我国炼油和化工产品的产能排在世界第二位。
  然而,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之下,石化行业与汽车行业应如何在新技术、新领域上寻求合作,已成为值得两个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据此,徐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第一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徐惠认为,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既能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也能减少汽车的排污和碳排放。他说:“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不仅仅是关注车辆的百公里油耗,而是除了改进发动机的燃烧和控制技术以外,还要提高单位质量燃油的燃烧效率。”
  徐惠表示,汽车的轻量化也是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保持汽车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多采用非金属材料。在车用化工原材料方面,也要在保证和提高汽车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的成本。石化行业可以凭借强大的化工原材料研发能力和汽车企业联合开发车用材料,缩短研发周期,减少供应链环节,有助于汽车企业有效保证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石化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是除了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以外,还要发展其它替代燃料汽车。对此徐惠解释道:“对汽车而言,(动力)原料一定是多元化的。因为化石燃料有化石燃料的优势,生物原料有生物原料的优势,电有电的优势,所以我们认为将来的趋势应该是车用动力燃料多元化。”因此,徐惠认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替代燃料汽车,实现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第三是关于车用产品的标准合作。徐惠特别强调,我国的油品、化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国外标准制定的,而且我国汽油和柴油的国三、国四标准都是由石油公司和汽车公司一起参与、进行行车实验来完成的。另据徐惠透露,汽柴油的国五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但是润滑油产品和车用化工原材料还是基本按照国外的标准进行。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