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品牌”江淮行之二#江淮国际公司张鹏:我们要跟欧美日韩争市场

作者: 焦鹏 发表时间:2018-04-27 18:33
分享到:

#“中国品牌”江淮行之二#江淮国际公司张鹏:我们要跟欧美日韩争市场



   (提要:今年3月末,中宣部新闻局发布“关于印发《加强中国品牌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央媒体加强对中国品牌的宣传工作。在中宣部推荐的7家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中,包括国内惟一一家没有整车合资企业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
    5月12日,由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汽车报、中国工业新闻网、科技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组成的媒体团走进安徽江淮汽车,了解发生在这里的中国品牌故事。)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将钢铁、铁路、汽车、工程机械等作为重点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记者了解到,在我国逐年提升的汽车出口量中,江淮轻卡占据同类产品第一。 2014年11月,江淮汽车还拿到了中国重卡出口第一大单——江淮汽车出口委内瑞拉5239台重卡。
江淮汽车的出口品种,除了传统的轻卡,后来居上的还有轿车、重卡。各系产品市场表现卓越:轻卡连续14年保持出口第一,重卡业务稳步推进,规模效益贡献明显;乘用车出口增速领先,战略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在巴西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江淮汽车的出口量居中国品牌第一。
    在本次江淮汽车媒体采访活动中,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跟记者们分享了江淮汽车走向海外的艰辛历程和经验。
    在张鹏作的题为《坚持五个有,打造国际市场化差异优势》的报告中,记者了解到,江淮汽车坚持的“五个有”经营方针就是:坚持有效益,追求稳健经营;二是坚持有技术,以技术培育优势;三是坚持有品质,以品质塑造品牌。四是坚持有特色,以特色赢得市场;五是坚持有规模,以规模支持发展。
    相对于某些中国企业不计成本地开展出口业务,张鹏介绍,江淮汽车始终坚持价值定位,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紧抓效益指标。在取得卓有成效经营业绩的同时,我们在应收帐款、存货等方面也保持了较好的水平,没有出现任何的坏账损失,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近期乌克兰、俄罗斯危机期间,江淮汽车在海外市场都没有出现坏账损失。
    张鹏介绍了江淮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第一,资信调查,请专业的机构,比如银行,针对某经销商出具调查报告;第二,信用管理制度,对经销商采取信用等级评价,结合他们的经营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第三,过程控制,体现在三个流——资金流、货物流、单证流;第四,收汇保值,针对可能发生的汇率波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在江淮汽车走向海外市场的时候,其面向全球的五层次研发体系也承担了技术支撑:第1层,(核心)JAC本部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第2层,(海外研发中心)JAC-意大利设计中心、JAC-日本设计中心;第3层,(产学研实体)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JAC-合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JAC-华中科大汽车技术研究院;第4层,(国内外战略伙伴)意大利宾尼法利纳、奥地利AVL等;第5层:(国际公司)海外汽车研究所。
在江淮汽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张鹏说,我们拥有全系列的出口产品体系:1吨-50吨全系列商用车, 6-12米全系列客车底盘,轿车、SUV以及MPV等乘用车产品,排放标准覆盖欧一到欧五,左右舵配置,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张鹏特别提到,由于江淮公司自主掌握了整车和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能够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发动机动力总成、变速箱、底盘总成等核心部件,出口产品中,85%的轻卡、95%的乘用车都采用了自主的核心部件。  
    2009年-2013年,6款发动机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1.5L TGDI高性能汽油发动机与6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组成的白金传动系,是顺应“小排量长速比”的黄金搭档,也是江淮汽车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动力组合。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提升方面,HFC4EB2.3D1乙醇灵活燃料发动机是由江淮汽车自主研发,并且率先在巴西应用的一款发动机,实现了重大的技术创新,这款产品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首次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确保国际市场需求产品的高品质交付过程中,江淮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从质量意识、体系标准、方法工具三个层次立体化打造出的质量控制体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江淮汽车出口免验企业资格;2010年中国质量协会颁发江淮汽车公司全国质量奖,成为首家获得全国质量奖的自主品牌企业;2013年,江淮企业获得亚洲汽车质量奖,是亚洲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
    为顺利进入海外市场,江淮国际公司将现阶段目标市场分为重点、战略、新兴三类,制订了差异化的市场开发策略,集中优势资源,巩固和不断拓展重点市场。公司确定两个市场拓展方向:一是欧洲,由中东、东欧、南欧向西欧进行迂回;一是美洲,由南美、中美、向北美推进。在营运模式上,江淮采取的演进路线是:整车出口—KD组装到合资建厂,从产品输出—技术管理输出到资本、人力资源和文化输出。在出口产品类别上,江淮公司基于市场环境进行产品适应性组合,如中高端产品满足欧洲、北美等市场需求,更加强调  安全、节能、环保、电子化、智能化;中低端产品满足亚洲、非洲市场,更看重恶劣工况的适应性、耐久性,以及维修保养的便利性、经济性。
    张鹏介绍,近三年来,江淮汽车国际业务市场地位显著提升。2013年,全行业出口下滑了7%,江淮汽车增长了8%;2015年1季度,行业出口下滑12%,我们增长22%。我们出口量整体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整体出口占有率也从2013年5.98%上升到目前的9.71%。
    在张鹏的介绍中,海外市场成功经验的关键之一,是对当地客户需求进行了车型的适应性开发。他以巴西市场为例,向记者介绍,当时在巴西花了18个月时间,用10台车做了100万公里的测试,进行了258项技术改进。他自豪地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做了日韩品牌三到五年的事情,我们在当地的产品跟欧美的品牌相比,外形更时尚,配制更全,技术更先进,产品更好。更令人兴奋的是,江淮汽车在海外的售价并不低,仅比欧美品牌低15%。
    目前,江淮汽车在海外建立了18个组装工厂,覆盖了全系列车型,包括重卡、轻卡、皮卡、轿车、SUV等。这些海外基地主要建在美洲、东南亚、西亚伊朗,以及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北非地区。据张鹏透露,公司正在考虑在尼日利亚、南非建设组装工厂。
    在回答记者提到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恶性竞争的问题,张鹏表示,中国品牌跟中国品牌自己竞争,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应该更多地跟欧美日韩去抢市场。中国品牌如果不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品质,就会一直被人家超越。
    张鹏特别谈到良好的服务对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客户买了江淮汽车后,开了16万公里没有大修,国际公司给他相应的奖励,提供了一辆新车让他使用测试。还用一个客户从2008年开始买江淮汽车,越用越满意,现在已经拥有了18台卡车,成立了一个运输公司。一位阿尔巴尼亚经销商不仅买了江淮品牌的车,把他的儿子也送到中国上学,还打算在中国建4S店。

作者:焦鹏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