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卢布汇率暴跌回想 应制定国家级别的汽车出口战略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33
分享到:
  在国内汽车市场放缓、部分企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汽车企业的出口本是走出去规避国内市场风险的最佳策略。但最近由于石油价格暴跌引起的卢布汇率走低,可谓是使相关中国汽车出口企业面临极大的困境。一辆汽车卖出赚来卢布换回的人民币比原来少了许多,这种汇率风险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承受的。
  由于缺乏行业的顶层设计和品牌辨识度,中国品牌汽车一直没能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所说的那样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牌”来。因此,面临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入标准和广大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中国品牌汽车当前也只能继续向亚洲、非洲、南美洲、中东欧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至于俄罗斯市场,由于有许多国际大牌厂商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品牌汽车更像是给人家填白、溜缝的非主流车型。
  通过此次卢布汇率暴跌事件可以看出,力帆、吉利、长城、奇瑞等在俄销量较大的企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些企业在俄出口总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其对国内市场和其出口战略,以及对国内其他车企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更多想拓展出口市场的企业,现在需要的是观察和反思,俄罗斯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可以有作为的市场?
  笔者注意到,此次在俄卢布暴跌风潮中有一家中国车企的命运还算不错,那就是东风汽车。因为东风向俄罗斯的整车出口是以美元结算的,这也成为到目前为止其账面损失不大的主要原因。在此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用国际认可的强势货币进行结算是较好的选择,当然这要通过具有一定能力的经销商来配合。
  在此不得不提出一个更大的设想,在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的背景下,将来时机适当时用人民币进行账务互通岂不是更有道理并更为划算,这样还省去了用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结算所带来的繁琐手续和汇兑损失。当然,这需要中国力量在世界上的进一步崛起,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一系列的人民币境外结算安排。
  其实,除了这种由于石油价格暴跌所引发的突发风险之外,中国车企对外投资出口的政治风险也是要高度重视的。近期中国企业在美洲、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事件干扰,有的可能以环境评估为理由,有的以破坏资源为借口,有的以公开公平竞争为依据,有的国家甚至没有什么更充分的理由,只是以要顺应民意来说事。可以说,比起突发经济事件所引燃的风险来,政治风险可能更没有任何理由和来得更彻底,这一点是想耕耘海外市场的所有企业所必需加以防范的。
  近两年中国车企刚刚又有所恢复的俄罗斯市场,通过此次卢布汇率暴跌事件可以看出,虽然算不上什么政治风险,但是类似在俄罗斯这种经济类型比较单一的市场上,类似的风险肯定还会时不时出现。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像高铁走出去那样从战略高度上制定国家级别的汽车出口策略,将之纳入“一带一路”的新丝绸之路经济范畴,以从国家的整体战略高度上制定出能够长期施行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各种风险的国家汽车出口战略计划。
  如论如何,汽车都是一个通过规模实现盈利的产业,通过提升本地化生产比例并提高产能和产销量,也许是中国车企能够长期预防外汇汇兑风险的最根本和有效的措施。其实,中国车企也应该自我反醒,除了目前在俄排名在前几位的企业之外,后面还有至少5家年销量不到千辆的企业,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扩产或扩销计划,这些企业还有必要继续在俄罗斯混下去吗?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