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汽车职业教育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8:35
分享到:
关注汽车职业教育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我国在汽车后市场建设不足的短板暴露出来,营销人才和服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后市场发展的瓶颈。按照国际通用计算公式,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数量应为汽车保有量的0.6倍,而我国现有的后市场从业人员仅有3000万人,远低于应有的5100万人(8500万×0.6)。要填补汽车后市场的人才空缺,汽车职业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学术性组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不仅在高级汽车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对汽车职业教育也十分关注。2月15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秘书长赵丽丽。她向记者介绍了学会为推动汽车职业教育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谈了汽车职业教育在整个汽车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
  为什么关注汽车职业教育
  《中国工业报》:中汽学会是从何时开始关注汽车职业教育的?
  赵丽丽:中汽学会的一贯宗旨就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培养汽车科技人才。在2004年以前,学会更多关注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汽车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产生的人才缺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中汽学会对后市场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国工业报》:那么当时后市场人才结构是个怎样的状况?
  赵丽丽:2003年,有关部门对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技术等级、技术水平等做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在当年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拥有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和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8.5%、51.5%和10%;而在发达国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维修人员占比高达40%。
  就技术等级和技术水平而言,后市场人才结构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约有22.4%的人员没有任何技术等级证书;在持证人员中,持有初级技工证书、中级技工证书、高级技工及以上证书的人员占比分别为30.4%、43%、26.6%。而在发达国家,持相应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占比分别为15%、50%、35%。二是接受过系统专业学习的人员仅占17.8%,掌握了故障诊断技术的技工仅占20%;而在日本和美国,具备这样技术的人员比例分别为40%和80%。维修行业在后市场中算是发展时间较长的一个行业,其从业人员的学历、技术水平都如此之低,那其他新兴的后市场行业人员的资质水平更是不堪想象。
  教育部将汽车维修人才列入“紧缺”名单
  《中国工业报》:面对这样一个人才缺失状况,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了哪些工作?
  赵丽丽: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紧缺人才工程”,并将汽车维修人才列入“紧缺人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中汽学会应用与服务分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分会希望在现有教育体制的框架内,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中国工业报》: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汽车职业教育在汽车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
  赵丽丽:汽车职业教育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汽车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约有2700所;其中高职(大专)院校约有610所,中职(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共有大约2100所,每年这些学校可以培养出30多万名的汽车后市场专业人员。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开设汽车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汽车职业院校培养的汽车后市场人才主要包括汽车营销人才和服务人才。对于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来说,这类人才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汽车制造、研发和设计人才,因为后市场的正常有效运作是对汽车研发、生产的有力保证。
  中汽学会搭建汽车职业教育平台
  《中国工业报》:在教育部将汽车维修人才列入“紧缺人才”后,中汽学会为推动汽车职业教育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赵丽丽:到目前为止,为推动汽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汽学会应用与服务分会已搭建了职教年会、技能大赛、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课题研究、学校咨询、资源库建设等七个工作平台,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于汽车职业教育的工作体系,目的是帮助职业院校提升其汽车专业教育水平,从而提高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其中,职教年会也就是“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启动于2004年。该年会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承办,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等协办,以“搭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平台”为宗旨,官、产、学、研共商汽车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的年度会议。
  技能大赛的开展始于2009年。此前分会依次主办了“2009运华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2010年比亚迪杯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承办了“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奇瑞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赛项。
  在师资培训方面,我们于2007年启动了“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将中汽学会经中国科协授权开展的“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项目导入对汽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帮助受训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到2010年12月,该项目累计办班19期,受训学员近千人。
  校企合作项目从2007年开展至今已有六个项目在运行,包括博世班项目、北京现代班项目、巴斯夫项目、斯必克(SPX)项目、史宾尼斯项目、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院校达70所。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都是分会根据目前行业人才需求状况有意识选择的,希望通过与这些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举行技能比赛、搭建实习通道,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汽车诊断工程师、技工、汽车涂装技师、汽车电气维修技师、汽车空调维修技师、汽车钣金技师、汽车营销技师和汽车营销工程师。
  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职业院校的软实力,分会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咨询,社会反响非常好。2006年启动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核心专业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开发及推广”课题于2009年9月通过验收,并获三等奖。该课题的主要成果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6本丛书,现已作为“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和“博世班”项目的指定教材。2007年我们还完成了“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分析”课题,为维修专业人才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
  在资源库建设方面,分会参与了包括“高职汽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以及与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资源打造的“汽车职业教育公共资源库”。
  推进汽车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中国工业报》:分会下一步将如何更全面地推进汽车职业教育工作?
  赵丽丽:首先,汽车人才培养已经被确立为中汽学会“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业务。为此,学会启动了“中国汽车科技人才发展研究”课题,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一个总报告和六个分报告,描述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营销三大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十年趋势;描述本科、高职、中职三大领域的培养现状及未来十年趋势;对比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企业、学校提供决策依据。在其中,我们分会承担了汽车维修、汽车营销和高职、中职四个分课题的研究工作,前期案头工作已完成,现正在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我们希望此报告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分会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深入开展工作的指南。
  此外,我们仍然会依托七个平台开展工作。2011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计划2011年10月下旬在杭州召开。这次年会计划与“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结合筹办,实现汽车专业师资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同时开展“专业教师能力比赛”。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