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写稿之时,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单双号限行正在北京进行。因为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此期间举行,为保障两项重大活动顺利实施,临时采取了管制措施。说起来北京的天气也特别给面儿,自限行开始,就一路的蓝天白云艳阳高照。从上次单双号限行的“APEC蓝”,到这次的“阅兵蓝”,限行带来的出行不便也算是没有白费。
说起限行,当然要说一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1987年制定的,仅在2000年做过一次略微修订。此次修订工作从2006年就开始启动,直到去年才提上立法议程,而这近10年间,污染、雾霾问题日益凸显,这部针对空气污染的法律修订也备受关注。
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审稿中,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可以规定限制机动车通行的类型、区域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限制机动车通行的类型、区域和时间应当征求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这条规定一出就收到了多方反对,其中包括汽车协会、工信部等部门。反对者认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固然对大气污染带来了影响,但限行规定不应该在未经任何立法程序的情况下就被写入法条,发展汽车产业与保护环境不应该相悖。最终,这条规定没有出现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
想想也是,美国、欧洲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我国早的多,汽车保有量也比中国大,但美国和欧洲的蓝天却常常成为吸引中国游客的地方。如果说北京的单双号限行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效果有些“立竿见影”,那必须注意的是,北京的限行不只限制了私家车的出行,更重要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车80%以上停驶,全市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停运,还有部分工业企业和土石方工地停产。多方协作才换来北京的蓝天,很难由此界定私家车的单双号出行为蓝天贡献了多少力量。
北京市在今年3月曾出台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其中,机动车限行成为应急预案的一项内容。然而,国家立法中未赋予地方政府合理限行的权利,这表明在治理大气污染时,立法要求从根源入手,而非一味采取限行等应急措施。对于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来说,提高燃油标准和质量才是治理污染的正确方向。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就规定,在制定燃油标准时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同时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
同时,《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不仅要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还要公布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排放检验信息、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和有关维修技术信息,确保车辆进行维修后也能符合标准;此外,建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保护召回制度,对于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属于设计、生产缺陷或者不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的,应当召回。
值得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还对公民驾驶行为提出要求,“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三分钟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总而言之,根据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政府没有权利随意实施机动车限行。随着新的汽车技术发展应用、燃油标准升级、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的发展不应该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羁绊,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者:焦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