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18-04-27 21:0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俊岐

  近年来,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奋发有为、砥砺奋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奋力开创新局面、夺取新胜利、谱写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2018327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的 " 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 "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常务副部长钟顺虎介绍了近年陕西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

  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精品战略,相继制定了《陕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了《陕西省 " 十三五 " 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更加清晰和明确。制定印发陕西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出台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印发陕西省《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开展文化领域行业组织专项治理工作。截止 2017 年底,陕文投集团、西影集团、陕西广电集团、陕西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演艺集团 5 户省属文化企业资产总额达 302.1 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 95.62 亿元,共实现利润总额 5.60 亿元。

  针对文艺精品生产,陕西省制定出台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全省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电视剧《白鹿原》《好先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作品在一线卫视黄金档热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影《推拿》获第 9 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电影《塬上》荣获第 39 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歌剧《大汉苏武》、话剧《麻醉师》荣获文华大奖和全国 " 五个一工程奖 "。一大批陕西文化、文艺名人在各自领域和行业中大放异彩或异军突起。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陕西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陕西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攀升。

  据介绍,陕西省组织召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研讨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迹”系列报道座谈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通过中心组学习进行引领,制订出台了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办法》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办法》,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各类理论研讨会、培训班,开设理论专栏专版,强化理论宣传。专家学者宣讲团“菜单式”宣讲、延安大学学生宣讲等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中宣部肯定。组织举办了五场“追赶超越论坛•‘五新’战略任务系列理论研讨会”,变“五根指头”为“一个拳头”,聚组织合力,为追赶超越凝聚磅礴力量。

  据了解,陕西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建军90周年等系列纪念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社区“六进”工作,先后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分工方案》。以社区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制定陕西省深化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施方案》《工作指引》,从全省2600多个城镇社区中,省市两级筛选158个不同类型试点社区,边试点边示范,边试验边推广,一级带一级、压茬接续推动,构建精神高地,汇聚向上向善之力。目前,陕西省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处,省级基地69处,市级基地144处,县级基地145处,教育活动开展经常,作用发挥良好。

  陕西省注重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注重“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与文明村镇创建的有机融合,把文明家园“十个一”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抓手,涌现出宝鸡红白理事会,安康“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和旬阳县“说论亮”道德评议会等先进经验。

  陕西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进展,文化建设“四梁八柱”架构逐步形成,变“一指禅”为“组合拳”。全省文化产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新登记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和新增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去年,省级出台了《陕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之后,各市也相继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36份文件政策,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根脉源远流长,思想文化璀璨夺目,自然风光秀美壮丽,丝绸之路绵延万里。近年来,陕西省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全省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电视剧《别让我看见》《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空巢姥爷》《历史永远铭记》《长征大会师》《大秦帝国》系列等作品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电视剧《白鹿原》《好先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作品在一线卫视黄金档热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贾平凹、红柯、高建群、厚夫、陈彦等作家的作品先后荣获第13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图书奖等十多个全国重要奖项。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大力实施陕西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陕西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攀升。文化陕西将绽放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为陕西的“追赶超越”,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常务副部长钟顺虎表示,2012 年至 2016 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500.7 亿元增至 802.52 亿元,年均增速 12.5%,占 GDP 比重达到 4.14%2016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居全国第 9 位。同时表示,与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省市相比,陕西省还不是文化产业强省,还存在产业布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少,企业实力偏弱、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少、龙头企业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结构不适应等问题。下一步,将在产业方面进行突破。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