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胜利油田海上原油勘探传来喜讯:新北油田重点探井垦东87侧井在馆陶组喜获工业油流,折算日油56.6立方米。该井在馆上段获高产油气流,突破了垦东古2鼻梁构造带的工业油流关,也标志着该带勘探新局面的形成。
2011年年底,海上重点探井垦东86井在东营组喜获工业油流,折算日产油33.6立方米,填补新北油田中、深层系的储量空白。
今年,勘探人员再接再厉,根据重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资料,运用分频技术及含油性判识技术对该区馆上段进行综合研究,在垦东古2鼻梁构造带优化部署了垦东87侧井,馆上段电测解释油层4.1米/1层,喜获高产油气流。
随着海上开发的深入,埕岛油田整装区块的储量基本探明并已动用,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目标转向隐蔽油气藏和低品位油气藏,寻找有利储量的难度日益加大。2011年,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加大勘探力度,深挖细找优质可动用储量和新的产能接替阵地,深化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全年部署探井16口,完钻各类探井13口,6口井钻遇油层,常规试油5口11层段,获工业油气流3口4层段,在埕岛东斜坡古近系、新北油田下第三系东营组、埕岛潜山和埕北凹陷西斜坡取得了“两个突破、一个扩大、一个进展”的可喜勘探成果。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勘探取得新突破。勘探技术人员加强成藏规律研究和储层精细描述,在东营组部署实施的埕北817井钻遇三套含油储层,在东营组试油获高产,突破了该区第二坡折带工业油流关,在沙河街组部署实施的埕北古11井在沙一段获日产油104吨,日产气3055立方米。
面对复杂的勘探对象,该厂按照“求变、求新、求细、求发现”的思路,通过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潜力再认识,在潜山勘探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油气藏勘探技术。加强构造体系演化、储层发育展布规律和油气运移规律研究,部署的埕北古11井获得日产油144吨、日产气12.08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展示了中排潜山较大的勘探潜力,使埕岛潜山含油气范围进一步扩大。
该厂不断深化沉积体系、地层超剥关系和油气运聚关系研究,实施的埕东112和埕东14井在东营组均钻遇油层,开辟了新的勘探层系,埕北凹陷西斜坡勘探取得新进展。2011年,还利用新出站的青东北三维,在东部洼陷带钻探风险探井青东30井于沙三下井段试油获日产33.5吨的工业油流;在西部斜坡带钻探预探井青东25井首次于中生界试油获47.4吨的工业油流,为青东地区拓展了一个新的勘探层系。
据了解,2011年海上探明储量箭头朝上,在埕岛主体古生界、太古界上报控制储量面积6.15平方千米,控制储量949.53万吨,溶解气10.2亿立方米;在埕岛东斜坡上报预测储量面积23.7平方千米,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449.57万吨。(赵 青)
相关报道 微生物采油技术武装胜利油田
日前,从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传出消息,胜利油田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实现了油藏保护性开发和油藏极端环境中的特殊微生物资源化利用,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技术已在胜利油田5个区块近2000口油井开展工业化应用试验,其中罗801区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已提高采收率达3.93%,据估算,全面应用该技术可使我国约110亿吨油藏储量增加可采储量近5亿~10亿吨。
胜利油田采油工程高级专家汪卫东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各种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或其代谢产物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的技术,主要应用工艺有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单井吞吐等。国内外实验资料证明,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延长油田有效寿命10~15年。
目前,胜利油田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已基本成熟,并进入工业化应用,已累计增油12万吨,减少了化学剂用量和作用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方向从单井向区块转化,在4个区块的现场试验中累计增油14万吨。 (解小如 吴秀芳)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