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0%失败 我国海外矿业投资是与非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12
分享到:
  我国资源禀赋决定我国将长期处于矿产资源紧缺的局面,其中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是我国的必由之路,但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80%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控股权,并且对海外投资环境不熟悉。
  日前,在2014矿业投资经验交流会上,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认为,开展境外矿业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成矿条件、成本、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项目投资的巨大困难,甚至导致失败。
  海外矿业投资教训惨痛
  王思德指出,世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分布却极不均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世界工厂”地位。我国矿产勘查与开发“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必然,但矿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如何走好,的确值得不断总结和思考。
  我国矿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对世界同行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产能过剩必然加剧成本竞争,加速国际国内的矿产资源并购、整合与重组。
  十多年来,全球矿业热潮汹涌,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后的几年里,我国央企、民企、地勘单位和民营企业认为全球矿业投资机会已经到来,在海外矿业资本市场及不少矿业项目,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轰轰烈烈挥金如土的故事。
  在不经意间,我国矿业界在从事境外矿产勘查和矿业投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矿业如火如荼走向海外的冲动、成功、喜悦、失败和尴尬。但好景不长,我国矿业界热议的话题就悄然从激情四射的“成功案例”,转化为黯然神伤的“失败教训”。
  2008~2012年是我国矿业控股参股海外上市公司的高潮期。据统计,中资海外控股参股矿业上市公司共106家,其中,澳大利亚64家、加拿大30家、英国8家、美国2家、南非1家、巴西1家。在控股参股的720处矿产地中,55%的项目为较成熟,矿种包括金、铜、铁、铅、锌、钻石、煤炭、镍、铀。
  2011~2014年,中资海外控股参股矿业上市公司97%公司市值大幅缩水。2011年1月初,106家公司总市值为2219亿美元,户均约21亿美元。市值大于等于1亿美元的有45家,市值在0.5亿~1亿美元之间的有16家,市值小于等于0.5亿美元的有45家。
  2014年11月,中资海外控股参股矿业106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降至1357亿美元,户均12.8亿美元,缩水39%。市值大于等于1亿美元的有21家,市值在0.5亿~1亿美元之间的有7家,市值小于等于0.5亿美元的有77家。92家公司股票跌幅50%~99%,11家公司股票跌幅在50%以下,仅有3家公司股票上涨。
  海外矿业投资是是非非
  早在2013年,全球矿业低迷,境外资本市场失灵,我国海外项目纷纷搁浅。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国际项目处处长刘达文认为,当前,我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越来越谨慎,海外投资直线下降,海外矿业投资需要因地制宜。
  王思德表示,我国海外矿业投资选择时机存在是与非。其中“是”指有准备地应对,积极参与竞争。比如中铝公司入股力拓公司,阻止“两拓合并”,推进几内亚铁矿合作。中国五矿收购OZ资产、收购秘鲁铜矿,缓解资源供应矛盾。其中“非”指误判时机,大举“抄底”。大部分中资企业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的2008~2012年矿业次高峰阶段大举“抄底”的,随着矿业寒冬的到来,投资快速大幅缩水,特别惨烈的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初级矿业公司大面积进入“冬眠”甚至“死亡”状态,导致大多数中国投资出现了血本无归的局面。用脚趾头都可以判断,这次“抄底”的时机是不合适的,后果是严重的。
  我国海外矿业投资的地域选择的是与非。其中“是”指在合适的地方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我国海外成功的项目为数不多,但成功的案例都是经典。比如中国有色在赞比亚和刚果金的铜矿、首钢在秘鲁的铁矿、中冶集团在巴基斯坦的铜矿和铅锌矿等。
  其中“非”指在不合适的地方,做不太明白的事情。大多数中资企业在地域选择上,都错误地模仿了西方矿业公司的套路,认为矿业成熟地区应为首选。因此,中资海外控股参股公司的项目70%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三个国家。中资在这三个国家遇到的麻烦和痛苦却是最多的,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的铁矿投资,不仅仅是中信泰富难过,还有更多的企业欲哭无泪。
  我国海外矿业投资项目标准的是与非。其中“是”指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地方,选择适合自己的极具竞争力的项目。比如中国有色赞比亚铜矿、中冶集团巴基斯坦铜矿及铅锌矿、五矿并购OZ资产、安徽外建津巴布韦钻石矿、中信白银南非金矿等等均属典范。
  其中“非”指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在全球复制中国经验。比如很多中资企业是拿着“绿皮本”(《矿产工业要求手册》)闯天下的,用中国标准、中国经验评判海外矿业项目的好坏、优劣与价值。不少中资企业是用中国股市的投机思维来控股海外上市公司的,不论上市公司是谁的、是干什么的,只要愿意“收编”就好,于是60多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戴上了“中国”帽子。
  与会人士认为,海外矿业投资应该以可靠的投资信息探路、以过硬的勘查技术验证、以雄厚的资金金钱担保、以专业的法律政策护航,探时机、探对象、探场合、探前途,对矿床矿产类型开发项目环境及法律政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不熟悉的矿业项目最佳投资方式是“搭车探路”。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