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心指数走强 大宗商品市场企稳回升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16
分享到:
  “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继续走强,0.24的数值创出大宗商品信心指数有记录以来新高,但仍站在荣枯线上。虽然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较好,但市场仍存“变脸”的可能。
  5月10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791点,与5月9日持平,较周期内2012年4月10日最高点1019点下降了22.37%,较2015年2月3日最低点748点上涨了5.75%。
  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在从投资驱动型经济体向消费驱动型经济体转变,这将导致我国对矿产类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少。5月份,市场开工率增加带来的供应压力,能否得到需求方面的响应,将是大宗商品面临的一大挑战。
  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变脸”可能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发布,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24。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秘书长刘心田指出,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继续走强,0.24的数值创出大宗商品信心指数有记录以来新高,但仍站在荣枯线上。其中,主要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中国版QE正在发酵,流动性的释放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活力,市场“有钱了,心不慌了”。二是4月份国际原油突破了每桶55美元的“天花板”,5月份破每桶60美元关口已几乎板上钉钉。原油的持续走强提振了整体市场,水涨船高,信心随之上涨。三是生意社数据显示,4月份大宗商品涨多跌少,整体市场上行,58个最重要大宗品种4月份均涨幅为2.54%。
  4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乐观预期为0.16,5月份就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信心更为鼓舞。不过,刘心田强调,虽然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较好,但市场仍存“变脸”的可能。其中,不可忽视两点因素:一是5月份市场的主要看好力量来自油品、化纤、有色几个板块,而煤焦钢产业链仍多数看空。当下是原油的飙涨部分掩饰了市场的真实供需,而供需矛盾一旦再度激化,市场“唱多”就没有了底气。二是2~4月行情中,原油、天胶、甲醇、PTA等焦点品种都有了超过20%的涨幅,已然脱离了触底反弹的范畴,并滋生了泡沫。在大宗商品下行的大周期背景下,泡沫很脆弱,而一旦泡沫破灭,焦点品种转向,市场会随之翻盘。
  实际上,从4月中旬开始,中国主要大宗商品再度大幅反弹,包括铜等主要工业类商品期货价格纷纷上扬,综合价格指数回到了3月份创下的年内高点附近。刘心田预期,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或并不能尽如人意,目前市场信心的乐观有理性,也有盲目。在中国经济处在降挡期以及大宗商品处在衰退期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信心指数难以连续多月收正,6月份或最迟7月份或现反转,重回荣枯线以下。
  大宗商品市场或将再次探底
  美国国家大气监测组织预测,2015年有可能是厄尔尼诺年。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智利和秘鲁等国则多雨,这些地区是镍、铜、锂、锡、锌等矿产品主要产出国,暴雨和干旱会使矿区减产、运输中断。因此,2015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或将助推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过往记录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年,镍平均上涨13%,铜平均上涨11%。
  花旗银行表示,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将显著低于过去十年。其中,受打击最大的将是动力煤、炼钢用的铁矿石以及炼焦煤,原因是它们目前对中国制造业、基建以及房地产业的敞口巨大。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虽然仍不乐观,但有迹象显示,全球投资者正在重返大宗商品市场。4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掉头向下回落至95点关口附近,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新一波强势反弹。由于世界经济探底及计价货币美元迎顶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接近成本线,商品价格可能已经筑底并有望修复过度悲观的预期。
  分析人士预计,只要美元弱势不改,全球宏观经济的不断改善必将进一步激发大宗商品需求端回暖,如此一来,大宗商品企稳反弹趋势或将延续。当然,不排除美国一旦成功解决了制造业下滑、出口疲软和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后,美国经济重回强势复苏,那么,伴随美元回归强势,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再次探底的可能。
  中国市场需求具有深远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在当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下,中国的大宗商品消费量不大可能已经见顶,相反,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将逐渐转向高品质食品和金属。花旗表示,对于中国来说,要想到2020年把投资在GDP中的占比降低至40%,就必须令投资增幅比GDP增幅低3个百分点左右,这对大宗商品需求具有“深远影响”。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一直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买家,成为了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原油、铁矿石、精铜等重要矿产类商品的需求呈上升态势。分析人士认为,大宗商品此轮上涨更多是受到政府基建支出增加的影响,并不会像过去那样形成长期趋势。但是,受中国经济发展周期阶段性特点影响,中国大宗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在“十一五”时期已进入最高峰值期,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进入增速下滑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社会民生等领域全面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推进,中国经济增速在“十二五”以后将逐步进入稳定合理期,中国大宗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在“十二五”以后逐步进入稳定期,在此区间将会上下小幅波动。
  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对大宗金属资源的大规模需求还会保持相当长时期,虽然需求强度不会大幅提高,但数量规模依然巨大。2015年初以来,中国实行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放松房地产限贷等政策会带来短期需求的增加,但长期来看,矿产类大宗商品已不是中国需求最亮眼的部分,中国需求的下一个增长点已经转移到了优质生活类消费品上。
  实际上,作为主要大宗商品需求国,中国经济前景向好成为关键利好因素。随着货币政策的放松以及5、6月份开工旺季的来临,货币政策与基建投资的双重利好使得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改善预期增强,有利于大宗商品探底企稳回升。不仅如此,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战略的逐步落实,将会对大宗商品构成较强需求,都将有利于大宗商品市场探底回升。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