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走进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系列报道之四
“泰兴经济开发区努力书写“循环经济”大文章,致力于使产品在企业之间相互共建、自我消化、加快转型。区内多数企业的石化原材料可实现“隔墙”供应,不但降低产业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度和市场竞争力。
“以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为基础的氯碱产业,已经派生出若干产业链,从而形成一棵产业树。关联了30多家下游企业,规模超过100亿元。”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浦化工循环经济助推开发区产业链前伸后延。
新浦化学90年代初期落户泰兴经济开发区以来,经过多次扩建改造,主产品离子膜烧碱、液氨、苯胺、氯乙烯等已成为同区域30多家企业的产业链原料配套应用主体,年营业收入达40亿元。
产业链前伸后延
2014年5月,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产业链延伸项目——年产32万吨丁辛醇与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开建。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经营离子膜烧碱、液氯、苯胺、氯乙烯等化工原料,经过多次扩建改造,新浦化工已形成年产75万吨离子膜烧碱装置、50万吨氯乙烯装置、32万吨苯乙烯装置、18.5万吨硝基苯装置、13万吨苯胺装置和自备热电厂。
近年来,新浦化学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理念,坚持“投产一个项目,建设一个项目,规划一个项目”的发展思路,不断追加投资,壮大自身规模,打造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延伸外部产业链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公司离子膜烧碱项目先后经过六次扩展改造,从最初年产4万吨扩展到现在的年产75万吨。为了平衡企业的氯气之源,该单位配套建设年产50万吨的氯乙烯装置,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离子膜烧碱—氯气—氯乙烯”产业链。与此同时,还带动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法国SNF、浙江新安等1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落户经济开发区,在区内形成了“离子膜烧碱—氯气—氯乙烯—聚氯乙烯”闭合氯碱产业链。与此同时,其上游产品还成为开发区30多家企业的生产原材料。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新浦化学始终将安全环保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坚持选择最环保的工艺路线,并将“三废”作为企业对合作方考核的关键指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工艺危害分析(PHA),追求化工装置的本质安全。
新加坡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小华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发展循环经济,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发展循环经济有政府的推动、企业担当和同行携同。当前,能耗、环保和安全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之间小循环
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而且体现在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上。
近年来,泰兴经济开发区努力书写“循环经济”大文章,致力于使产品在企业之间相互共建、自我消化、加快转型。区内多数企业的石化原材料可实现“隔墙”供应,不但降低产业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度和市场竞争力。
联成塑胶通过新浦化学提供的氯乙烯生产塑胶制品,解决了基础化工原料“在外”之困,实现了原料“隔墙”供应。“我们所用原料是新浦化学的氯乙烯单体,它经4公里左右的管道,直接能通到我们公司。”联成塑胶助理专员黄功臣指着窗外长长的管道告诉记者,这不仅使用方便,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关键的是,通过管道输送,消除了安全隐患。
瞄准全球最大高性能颜料生产基地的超辰化工项目,总投资3.68亿元。达产后可形成铜酞菁9000吨、酞菁绿3000吨、酞菁蓝4000吨的生产能力,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而超辰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年消耗液氯20000吨、苯酐30000吨,主要依托园区新浦化学、联成化学、协联众达等企业,结成上下游产业联盟。总投资2.19亿元的华盛银洋项目,主打产品为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环保型粉末涂料树脂及封箱胶带等,“吃进”的主要原料仍然来自园区裕廊化工的丙烯酸。
近年来,泰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粗苯深加工相关产业链、氯乙烯产业链、丙烯酸产业链以及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产业链。相关产品和关联企业的高度集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联合,不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更使园区的公共资源利用达到了最大化,实现了企业之间的中循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
园区产业大循环
化工产业是泰兴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经过长期培育和发展,该园区已入驻近1000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已形成产业链较为完整、特色非常鲜明的产业集群。
中共泰兴市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孙群介绍,如今新浦化学工业公司为泰兴经济开发区供应原材料的企业有30多家。在这里,上游企业的产品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下游企业的产品又可以满足上游企业节能减排和优化产业质态的需求。
其中氯碱产业链在全国化工园区最具特色,其上下游产品配套齐全,下游产品已延伸至医药、农药、化学助剂、工程塑料、新型建筑材料等10多个领域,集聚了包括新加坡新浦化学、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法国爱森絮凝剂等跨国企业在内的2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规模企业经济占化工产业的比重达70%以上。
中国台湾联成化学公司先后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合作,在泰兴开发区相继组建4家产业链公司,采用区内资源发展循环产业。联成化学以新浦化学的氯乙烯为原料,生产PVC塑脂,再通过横向整合区内的增塑剂、PVC粉料以及周边企业的其它资源,生产上千种民用PVC产品,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近期可实现年产百亿元的化工材料产业园。
盛泰化学一期工程总投资9980万美元,新上年产8万吨天然脂肪醇和12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项目清洁环保,而且能源与资源消耗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年增销售17亿元以上,而更关键的是,盛泰化学可以直接利用开发区内丹天化学的氮气、环氧乙烷为原料进行生产,不仅接长了企业的产业链,而且将通过产业链的前伸后延,在开发区打造百亿元的日化产业园。
泰兴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链转型引来了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经济开发区,培育形成了氯碱、煤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建筑材料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