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动力不足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发表时间:2018-11-26 17:13
分享到: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孙星寿
  
  过去的一年,建材行业着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努力形成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为目标,实现了结构有所优化、价格保持稳定、效益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建材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增速放缓、发展动力不足的迹象较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并蔓延到全产业链投资下滑,将对行业发展潜力和内在动力造成不利影响。面对挑战,必须积极寻找应对措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稳定建材行业投资极具作用。建材行业现阶段投资驱动型发展特征仍较为明显,产能严重过剩、供需脆弱平衡是当前困扰行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引导建材行业由投资驱动型转型投资、消费共同驱动型,将市场重点更多地转向盘活存量市场的过程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将直接影响建材行业的运行基本面,将有助于缓解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下滑。在当前阶段,建材行业更要加强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关注力度,有效规避应对形势波动。
  实质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确保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的前提条件。在建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前,投资效应将无法有效传导到价值创造环节。目前虽然通过行业自律、错峰生产、提高环保要求等措施缓解了建材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造成的市场压力,但这只是对产量的压减,对于产能减少并没有发挥直接作用。因此,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产能发挥率达到合理空间,实现市场供需的良性动态平衡,才能为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效空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说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依靠市场作用,但在目前行业下滑压力不断积聚的形势下,更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的协同和主动作为,以确保去产能、调结构的有序、有效、有用。
  有效引导和创造需求市场是建材行业投资的最大动力。随着建材行业转向投资与消费共同驱动、转向高端发展和存量市场的优化,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更多地转向培育和拓展新的需求。一是发挥社会功能的环保化转型。如国际上水泥工业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环境净化结点工业,而我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尚不及新型干法窑总数的1%,对全国水泥煤耗的替代率小于0.1%,远未达到实质性的工业规模的应用意义。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家居建材产品。我国建材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转变还刚刚起步,能够大幅提高建筑节能效能的低辐射节能玻璃在我国迟迟无法推广应用,而智能马桶盖等高端运用已经带动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附加值的明显提升,促使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将成为建材产业优化存量市场的主要方向。三是着力改变建材产品的中间产品属性,积极推进建材产业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向终端市场延伸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性能的主要方面。随着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点的加快培育和发展,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
  催生民间投资活力是建材行业投资的最大关键。通过加大对制造业基础产业及关键技术的升级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定向、定点、定题式投资,引导投资方向并强化民间资本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创造环境,推动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使社会资本健康的流向制造企业,来弥补企业现有融资渠道和资金结构的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建材企业,实施有奖有罚的金融政策,探讨建立企业黑白名单制度,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避免金融机构对过剩行业“一刀切”。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