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骆沙鸣:以绿色债券为抓手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18-06-07 11:0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期和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加快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都十分必要。

  骆沙鸣介绍,加快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巨额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契机、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但绿色债券也存在流动性风险、违约性风险、项目风险、政治风险、环境风险等。过去两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融资工具业务指引》等,使绿色债券的政策环境已大为改善,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债券认定和评估认证标准有待统一;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绿色投资者群体尚处于培育期;绿色信贷发展组织体系不完善;绿色债券发行结构不合理;优惠政策多停留在鼓励层面;绿色债券产品和服务不够丰富;“情怀债”导致绿色债券发行的可持续性堪忧等。

  骆沙鸣建议:一、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通过政策性银行等公共融资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扶持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项目的实施,拓宽绿色债券的担保和增信渠道。通过降低绿色项目成本、提升绿色项目收益和绿色资产价值,进一步提高投资绿色债券的吸引力和发行的积极性。二、在中国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设绿色债券联席会机制,加强行业协商自律,确立绿色债券认证和绿色债券评级模板,并通过吸纳各家审批核查机构提供绿色认证服务。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并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着力解决绿色债券期限结构不匹配、发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债券的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四、广泛推广绿色投资理念,营造私人资本投资绿色债券的社会氛围,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五、政府直接参与发行绿色债券,积极做好绿色债券公共示范发行工作。探索为绿色市政债券提供双重追诉权和暂持融通,助力地方政府摆脱和减轻资产债务。六、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制度。以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碳基金、绿色抵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企业环境责任利润和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七、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八、建议启动制定《绿色金融基本法》调研,尽快形成以基本法为基础的绿色债券等单行法和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完整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